任永申:傾心民族醫藥人才培養,以科研服務社會發展
藥學院任永申老師多年承擔本科生《藥用植物學》等課程理論及實驗課程的教學任務,先后指導8名研究生及本科生申報10余項省級、校級創新創業項目,獲學?!皟炐銊撔聞摌I指導教師”和藥學院大百匯獎教獎學金及院“科研明星”等榮譽。
在科研中,任永申老師突破一批制約中醫藥民族醫藥學科發展的關鍵技術,在中藥民族藥藥效物質辨識、功效導向的質量控制、中藥經典名方開發等方面形成了一批高質量成果。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中文核心期刊論文20余篇,申請及獲授權專利10余項,獲湖北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主持中藥保健食品研發并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國產保健食品批文1項。獲批國家級科研項目3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國家“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1項。
疫情期間,任老師發揮專業優勢參與抗疫工作。他主動參與居住地的疫情防控志愿工作,為一線人員趕制了一批中藥防疫香囊,還為滯留耶魯大學的留學生及實驗室工作人員寄去艾條、中成藥、口罩等防疫物資。申請湖北省科技廳新型肺炎應急科技攻關項目“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口罩中藥隔離貼的研制”,參與“基于湖北道地藥材的葛厚石苓方對新型肺炎的基礎及臨床研究”,發表科學防疫研究論文,為科學防疫提供優效可行的中醫藥方案,無償公開防疫香囊配方及防疫中藥口罩隔離貼技術。目前,他指導生產的九州通上醫館蒼艾香囊已在電商平臺推廣使用。
孫菲菲:下沉社區參與防疫,眾口稱道的“菜籃子”管家
美術學院孫菲菲老師,是全民抗疫時期挺身而出的黨員志愿者。在疫情爆發時期,她不懼風險,帶領志愿服務隊解決社區物資供應問題,成為民大社區眾口稱道的“菜籃子”管家。
疫情爆發后,物資供應成為社區居民生活中的一大難題。官方渠道固然重要,社會力量亦不可或缺。2月3日,孫菲菲老師輾轉聯系上一家“愛心菜”供應商,當得知其能夠以優惠價格提供白菜、蘿卜等新鮮蔬菜時,她迫不及待地在學校的一個微信群中發布了信息。家中庫存告急的老師們紛紛響應,第一單團購就超過了100份。自此,孫老師在東家屬區組建團菜群,帶領社區志愿服務團隊每天匯總團購數據,協調組織貨源,并負責團購物資和發放工作,有效解決了社區居民物資短缺的問題。后來她還主動承擔起幫助分發學校后勤團購物資的工作。
團購看似簡單,做起來卻耗時耗力。一頭對接電商貨源,一頭對接居民需求,一頭忙線上聯絡,一頭忙線下分發。據統計,在疫情期間,孫老師和志愿者共為社區居民義務組織團購物資2000多份,極大地方便了居民的物資采購,同時還為有困難的家庭提供更多幫助,有力地保障了居民生活正常運轉。已退休的張勝先老師在寫給志愿者的感謝信中提到:“我們很多人都感慨,孫菲菲老師家有高齡老人,還有兩個小孩,愛人是公安民警,也在抗疫一線奔忙。這種情況下,她真的不容易,真是好樣的!”
王翠波:發出自己的光,為學生照亮一段前行的路
“發出自己的光,為學生照亮一段前行的路”,是管理學院王翠波老師一直秉持的師者情懷。2008年到校任教以來,她潛心教學與科研,用心做學生成長的引路人和陪伴者。
王老師承擔多門專業核心課程的理論與實踐教學工作,以“上好每一堂課”為基本守則要求自己。每堂課前,她總是先于學生到達教室,了解學生學習中的疑難問題。課堂上,她隨時思考著如何將復雜理論化為通俗,以提升學習效果?!吧险n有激情”是學生教學評價時的由衷之言,近5年學評教考核連續“優秀”更是同學們對王老師的深深認可。
教學不能止步于課堂,王老師一直鼓勵并指導學生參加各種課外活動。指導學生參加大數據管理與商務智能人才培養論壇,指導學生參加第一屆湖北省高??缇畴娚虅撔聞摌I挑戰賽并榮獲一等獎。此外,她還積極指導學生考研,開展考研宣講、報考指導、導師聯系等工作,讓學生多方受益。
工作繁忙,但王老師從沒有停下自我提升的腳步。她立足教學,深耕科研,長期以來一直從事基于數據挖掘的技術創新決策支持研究,先后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湖北省科技支撐計劃軟科學研究類項目、湖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等,并出版專著1部,發表論文30余篇,多篇論文被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其中《基于知識發現的企業技術競爭情報挖掘》(系列論文)獲第二屆武漢市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三等獎。
王慧:奮戰在抗疫一線,后勤保障和社區服務兩不誤
2005年7月入職以來,王慧老師先后任生科學院輔導員及國有資產管理處采購科、綜合科、資產科科長等職,現任后勤保障處綜合科科長。在崗位轉換中,她勤勉學習求上進,快速成能手。在今年的抗疫工作中,更是身兼兩職,連續奮戰在一線,為學??挂吆笄诒U虾蜕鐓^志愿服務竭盡心力并廣受好評。
作為民大人,王慧老師不僅完成學校后勤保障處各類人員統計、數據匯總、宣傳報道工作,還參與制定學校家屬區封控期間生活保障方案,助力物資保供工作順利開展。作為武漢市高危街道中高危社區的居民,作為共產黨員,她主動下沉,加入社區志愿服務隊伍,通過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做好疫情防控和宣傳工作。一是通過打電話的方式摸排居民情況,逐戶詢問家中是否有發熱、獨居、懷孕、重癥等情況,發現問題及時上報,同時匯總整個社區數據;二是跟隨社區工作者,實地記錄他們的工作動態,并整理成冊;三是與一線醫護人員家屬結成“一對一”包保對子,實時關心問候,送防疫物資和生活物資到家,協調解決生活中的困難。同時,她還參與所在小區的日常值守,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送快遞、送愛心菜、買藥等服務,令眾人稱道。
積極進取、主動作為、履職盡責,是王慧老師一貫的工作作風,她也因此在年度考核中多次獲“優秀”??箵粢咔閼鸲返南炊Y,更堅定了她繼續堅守平凡崗位作貢獻的決心和信心。
徐勝舟:教學與科研并重,培育學生與服務社會同行
站好講臺,潛心科研,服務社會,培育學生創新團隊,是計科學院徐勝舟老師工作的四大要素。
年均教學工作量大于560學時,教學質量多次為優秀,主持和完成校級、省部級教研項目多項,發表教學研究論文6篇,優秀教學成績和教學研究成果的取得彰顯著徐老師對教學工作的深深熱愛和辛勤付出。此外,他所在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課程組獲評校級優秀基層教學組織,所在的計算機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獲評湖北省優秀基層教學組織。他還負責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建設工作,該專業于2019年首批獲批湖北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目前他正負責該專業的工程教育認證工作。
教學與科研相輔相成。近年來,徐老師主持并完成國家自科基金項目1項,參與完成國家級、省部級項目多項;發表期刊學術論文30余篇,其中SCI、EI期刊論文近20篇;以第一發明人獲國家發明專利1項。 作為湖北省制造企業智能管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黨員教師,他助力精準扶貧,助推鄉村振興,和同事們一道,為地方政府和多家企業提供技術服務,廣受好評。
徐老師還長期致力于學生創新團隊的建設和培育工作,其負責的全國首批大學生“小平科技創新團隊”NewThread團隊學生科研立項26項,其中國家級項目7項;發表學術論文12篇,獲軟著37項、發明專利6項、國家級競賽獎項90余項。團隊每年向百度、騰訊、阿里等知名IT企業輸送大量優秀人才。他作為第一指導老師指導學生獲創新競賽國家級一等獎6項、二等獎7項、三等獎5項,自己獲評湖北省優秀學士學位論文指導老師,連續6年獲評學?!皠撔轮笇炐憬處煛?。
楊茉:疫情中的逆行者,五次奔赴抗疫一線
疫情爆發后,學校醫院護士楊茉第一時間從恩施老家返回武漢支援一線抗疫。1月29日到4月2 7日,3個月的時間里,她先后5次逆向而行,主動請戰,在抗疫一線奮斗了70多天。
1月29日到達武漢后,楊茉護士立即返回單位參加專業培訓,一直吃住在單位,負責物資接收、登記入庫等工作,參與臨床一線發熱門診輪班。2月5日輪班結束,她加入了東湖高新區預備醫護團隊。2月8日進入潮漫酒店隔離點開展一線工作,參與隔離點護士輪班,每天負責病人轉進轉出,解答病人各種問題。2月17日,她申請參加光谷會展中心方艙醫院服務工作,而后又申請去了格林泰酒店醫學駐點。4月中旬,又被派去東湖高新區如家康復驛站進行醫護工作。其間,因疲勞導致身體抵抗力下降,才被強制性隔離休息14天。
除了參與一線的醫護抗疫,楊茉護士還參與了抗疫物資籌措和聯絡工作。她聯絡朋友在泰國曼谷搜尋了約6萬只口罩,對口捐贈兩家社區醫院和武漢第四醫院,從發起捐贈到物資到達,只花了5天時間。為緩解武漢醫院后勤物資匱乏,她還主動當起了各個醫院的聯絡志愿者,和恩施州武警支隊聯系,往武漢各醫院運送蔬菜12噸,和武漢某公司進行線上物資登記,為各醫院聯系捐贈肉類和水果。
在隔離點和方艙醫院,楊茉等醫護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得到了病人的充分認可。為抗擊疫情作出自己的一份貢獻,也讓她收獲滿滿感動和繼續前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