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上學期武術班的同學吧?”金寧老師將凳子遞給登門拜訪的記者時,笑著開口道。只一眼,他就認出了自己曾教過的學生。金老師的辦公室是一間按摩室,室內寬敞明亮。左邊是辦公區,桌上整齊擺放著人體按摩模型和相關教材;右側則放置了數十張按摩床,廣受同學們歡迎的《推拿與按摩》課程就在這里進行。
教學、研究、育人……從碩士畢業時初出茅廬的“青椒”成長為一名成熟的教師,不知不覺已度過了14載光陰。這十余年來,他一直恪守“奉獻不言苦,追求無止境”的人生格言,諄諄教導求知學子,悉心關懷每一位學生。

因材施教,樂趣為引循循善誘
2015年,金老師開設了一門體育專業選修課程——《推拿與按摩》。5年后的春天,在疫情的影響下,對健康問題的進一步重視讓更多同學關注到了它。這門課程致力于讓同學們親身體驗養生文化,從而更深刻地感受其魅力,因此,金老師十分注重教學中的實踐環節。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消化、應用所學知識,金老師會在課后讓同學們提交給家人按摩的視頻作為作業,以此檢驗他們對課堂內容的理解程度。“很多同學反饋自己不僅在實際操作中學到了實用技能,還借此增進了與家人的感情。”金老師認為,這樣看得見實效的實踐形式更能激起大家對于專業課程的興趣。

一時興起容易,堅持到底卻并不簡單。為了避免同學們在進一步學習的過程中產生畏難情緒,金老師還會教大家形聲、歌訣、聯想等記憶法,讓穴位記憶變得更加簡單有趣。“這是一個很好的契機,能讓大家體驗到體育與養生相結合的趣味性,從而樹立終身體育的觀念,所以我必須做得更好。”在介紹這些教學方法時,金老師如是說。
培養同學們對體育的長久興趣自然不可能一蹴而就。除了《推拿與按摩》外,近5年來,金老師還承擔了毽球、足球、武術等課程的教學工作。不同課程的教學方式不盡相同,每位學生的水平也各有差異。對此,金老師有著自己的一套“寶典”——因材施教。在毽球課上,他會演示不同的踢毽方式,方便大家選擇適合自己的踢法。足球班的同學大多基礎較為薄弱,他便加強基礎方面的訓練。武術課上,他則更側重于讓大家分組比較練習。室外的體育運動易受天氣影響,他會根據季節變化調整課程的訓練強度。課堂上,金老師還會設置一些趣味游戲進行熱身。在他看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獲得樂趣是產生興趣的基礎。“我會根據大家的情況進行分層教學,讓同學們更好地適應課堂,盡力讓大家通過體育課發現體育運動的樂趣。”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下,他幫助許多同學養成了堅持體育鍛煉的好習慣。
課堂不是金老師唯一的“戰場”,訓練場上,也常出現他兢兢業業的身影。作為校毽球隊、校蹺旱船隊的主教練以及校高水平女足助理教練,帶隊訓練對他來說已是得心應手。在隊內,金老師會采用“老帶新”的模式進行平時訓練,并在訓練前為隊員制定詳盡的計劃。他還常鼓勵隊員們多多參與比賽,與武漢體育學院等高校的隊員進行交流,在互鑒中提升自身水平。
訓練時,金老師是一名嚴格的教練,訓練結束后,他又和大家打成一片。毽球隊的歐玉瑩感嘆道:“比賽后,老師常會和我們一起聚餐,平時也比較照顧我們,就像親切的大哥哥一樣。”2023年,在金老師的帶領下,歐玉瑩所在的團隊取得了第11屆全國大學生毽球錦標賽女子甲組三人賽國家級第一名的好成績。同年,金老師指導的毽球隊員崔曉霞在全國首屆學生(青年)運動會毽球大學組女子單人賽中斬獲冠軍。
學海無涯,研究路途孜孜以求
于金老師而言,在這個追求便捷、高效的時代,不僅要在課堂教學方式上追求創新,對于體育運動的教學研究也需不斷進步。2020年,金老師與同事就學生群體的體育鍛煉形式進行了深入交流,了解到俱樂部制的體育運動模式頗受年輕人的歡迎,大多數學生對以社團組織為形式的課外鍛煉也十分感興趣。金老師由此展開相關研究,在2023年完成了《基于<新標準>下高校公共體育俱樂部制的教學改革與實踐研究》這一教學改革研究項目。
此外,金老師還注重體育運動與其他學科間的交叉融合。2021年,金老師與同樣愛好足球的計算機科學學院張瀟副院長展開交叉學科合作,并在2023年設計出一個實用新型專利。合作過程中,金老師團隊負責采集樣本數據,交由計科學院團隊進行分析,最后一起開展評估、測試。該設備能夠記錄運動員的運動軌跡、擺腿速度及頻率等,將量化的運動指標利用到課堂上,有助于為每位學生制定個性化的運動計劃。這是一種將社會科學轉化成自然科學,并用自然科學的視角來分析社會科學相關問題的方法。2023年,金老師將該研究成果撰寫成論文——《使用低成本可穿戴傳感器進行輕量級足球運動識別和強度分析》,并在SCI期刊發表。
在推進現代體育向前發展的同時,金老師不忘繼承、弘揚民族傳統體育。作為民族傳統體育教研室主任,近年來,他一直從事民族傳統體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方面的研究,先后完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視域下武陵山區民族傳統體育產業發展路徑研究》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背景下民族傳統體育發展研究》等科研課題。他所帶的毽球和蹺旱船運動隊在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全國學生(青年)運動會、全國大學生毽球錦標賽、湖北省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和湖北省大學生毽球錦標賽中榮獲冠軍20余次。
“我要向我們教研室老主任胡文雄老師學習,在民族體育事業上精益求精,不遺余力追求進步。”談及未來的目標,金老師的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悉心育人,良師益友盡顯溫情
在金老師心中,亦師亦友是理想的師生關系。為此,他會在觀察和相處中盡可能認識、了解、記住每一位學生。這不僅能幫助他找到與學生之間的共同話題,還能進一步與大家建立起交心的情誼,成為學生值得信賴的“朋友”。
想要真正走進學生心里,還需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帶領他們不斷進步。2011年,適才碩士畢業的金老師剛擔任體育學院2011級輔導員一職,就犯了難。體育專業的學生更愿意把精力放在體育鍛煉上,往往容易忽視學業方面的提升。為更好幫助學生提高綜合素養,他想了很多法子:在每周二和周四準時到達上英語課的教室,陪伴學生們朗讀;定期邀請其他學院的老師前來開展讀書分享會,培養大家的讀書興趣……學風建設的加強使體育學院2011級的學生在后來的學業、就業道路上所向披靡。2015年,該年級升學率達30%,就業率達100%,兩項均居全校第一。
每每回想起這段經歷,金老師都十分動容。“‘嫡系’學生現在也和我保持著密切聯系,見證他們一路成長為優秀的人,我發自內心地感到開心。”在體育學院2011級的卜齊春眼中,那個關心學生方方面面的金老師始終陪伴著自己。在金老師的影響下,他選擇擔任一名高校專職輔導員,將金老師曾經對自己的教誨運用到如今的工作中。去年,金老師還作為證婚人出席了他的婚禮。這不禁讓卜齊春感慨,即使已經畢業多年,金老師依然關注大家的成長。

對待學生,金老師始終堅持言傳身教,用心、用情真誠對待學生。對于自己,金老師敢于正視己身不足,自覺加強修養,不斷追求進步,也收獲了眾多榮譽。2020年他被評為校“優秀黨員”,2021年被評為校第七屆“三育人”先進個人,今年又獲評校第七屆教學先進個人。
“向陽草木青,明媚春光暖。”這位忠實可靠的“大哥哥”一直叮囑同學們要愛上與健康相關的事業,干好了有工作,干不好有健康,成功了顯眼,不成功顯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