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老師有時像一位溫柔細心的母親,對學生十分愛護;有時又像一位為你排憂解難的好朋友,作為過來人為我們提供解決問題的經驗?!痹谕瑢W們心目中,莫海芳老師便是這樣一位既溫柔又慈愛的老師。
1996年從民大本科畢業后,莫老師留校任教,并同時攻讀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后又赴武漢大學攻讀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2019年起,她連續5年年度評教獲評“優秀”,過去8年中課程獲評教“優秀”25次。2010年獲評校級“十佳青年教工”。曾指導學生獲中國計算機應用技術大賽國家級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主持并完成了兩項省級教改項目,主編教材《大學計算機(Windows10+WPS Office 2019)》……在長達28年的教學生涯中,莫老師始終心懷對教育事業的執著追求,獲得了各方認可,也成為了學生們心目中的良師益友。

授人以漁,AI時代育綜合人才
莫海芳老師堅信,教育的真諦不僅在于傳授知識,更在于點燃學生的思維火花,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她反對“填鴨式教學”,主張引導學生掌握思考的方法,學會舉一反三?!澳蠋熃洺Q普T地引導我們發現并解決問題,而非刻板地一股腦灌輸?!庇嬎銠C技術研二的蘇自立說。在莫老師主持并完成的兩項教學改革項目中,她尤為重視數據處理能力的培養,強調計算思維的培養與數字素養的提升,旨在讓學生們更好地適應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面對基礎不同的學生,莫老師堅持因材施教。對于基礎扎實的學生,她會增加進階內容,布置選做題,并推薦表現突出的學生參加“藍橋杯”等競賽,鼓勵他們向更高層次邁進;而對于基礎相對薄弱的學生,她則緊盯基本練習,確保他們跟上教學進度。
莫老師認為,教學內容應該不斷調整,以適應國家的政策和導向。近年來,我國推出了國產軟件替換計劃。為了適應國產化趨勢,推動國產軟件的應用和普及,莫老師帶領計算機基礎教育系的同事迅速調整上課內容并開啟編書之旅,把原有的基于Microsoft Office的計算機基礎教材改為基于WPS Office的教材。莫老師主編的《大學計算機(Windows10+WPS Office 2019)(微課版)》新形態教材貼近民大學子學習實際、配有教學視頻和考試平臺等資源,讓學生可以跨時空學習,積累更多的國產軟件使用經驗和技術能力。

帶隊參加中國計算機應用技術大賽。
在課堂上,莫老師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討論,勇敢上臺表達自己的想法,以此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她的課堂總是充滿活力,氛圍輕松愉快。對于大一新生的課,莫老師更是別出心裁,讓學生在回答問題后將名字寫在黑板上,既讓大家相互認識,又放大了學生的閃光點,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在莫老師的Python程序設計課上,管理學院會計實驗2301班的朱昱霖經常積極地回答問題。她說:“莫老師擅長用生動的比喻來解釋復雜的概念和邏輯關系,一步步引導我們編寫代碼,鼓勵我們自己嘗試解決問題。這種教學方式讓我覺得編程不再是難啃的骨頭,而是一種有趣的游戲?!?/p>

悉心指導學生。
莫老師深知,不同專業的學生對編程的需求各不相同,一些學生存在“自己的專業沒必要學編程”的認知誤區,嚴重影響了課堂表現和學習的積極性。為此,她積極嘗試與各專業老師溝通,了解學生的專業需求,并緊跟時事熱點,將編程教學與學生的專業發展緊密結合,逐漸讓學生意識到學習編程對他們的未來是有益的,不僅提高了學生對編程的興趣,也為他們的未來職業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人工智能時代的浪潮中,莫老師不斷探索人與機器的協作關系。她認為:“即便人工智能可以完成很多工作,但我想教學還是離不開人。畢竟機器是冰冷的,而人是有溫度的?!痹趯ふ褹I和教師角色的平衡點的實踐中,她發現雖然AI可以完成許多任務,但仍無法替代教師對學生的個性化指導。因此即便是日常的刷題作業,莫老師也不會只通過AI統計的表格數據來了解學生學習情況,而是堅持自己一份一份地批改程序題,以親自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難點,從而更有效地指導他們。同時,她也鼓勵學生使用AI輔助學習,但也告誡他們切不可依賴AI,以免本末倒置。
堅守初心,在奉獻中踐行師者使命
除了教學工作,莫海芳老師還擔任計科2001班班導師,并被學校評為“2022-2023年度優秀班導師”。莫老師對班導師制度有較為深刻的認知。她認為,班導師和輔導員分別在學生成長中扮演引導者和規范者角色,兩者協作管理共同育人,為學生成長成才保駕護航?!耙幻细竦陌鄬?,不僅要在課業學習、專業分流、升學就業等方面給學生中肯的建議,更要用愛心去溫暖學生?!?/p>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2020級1班的小鄧,本科畢業后赴武漢理工大學深造。在大三大四那段忙碌的日子里,考研備考、研究生復試和準備畢設等學業壓力讓她焦慮得喘不過氣。莫老師深知她需要心理疏導和有效的建議,在她備考期間的每個月都會主動詢問備考進度,耐心傾聽她的煩惱。在撰寫畢業論文期間,她每天都會找莫老師改論文。即使需要熬夜加班,莫老師也總是不厭其煩地幫她一遍遍修改完善。這樣的關懷與付出,讓小鄧深受感動。
莫老師的關懷不僅體現在學業上,更滲透到學生的日常點滴中。據小鄧回憶道:“莫老師真的是一位非常認真負責、關心學生的班導師,她基本每周都會到班里學生的寢室走訪,在溝通的過程中為大家解決困惑。有一年臨近端午節的時候,莫老師和班委一起統計我們班同學喜歡的口味,最后貼心地為我們買了各種味道的粽子,讓我們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溫暖?!比绱藷o微不至地給予關懷的莫老師,時常在食堂與學生輕松隨意地約飯聊天,師生之間就如朋友一般關系融洽。
學子心中如母親一般的莫老師,也是廣西壯鄉的女兒。“我來自民族地區,了解民族地區的困難,因此我熱切希望能運用專業知識為民族地區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p>
憑著心中的熱愛與責任,她常年服務于我國民族地區、革命老區、和貧困地區等智慧農業欠發達地區,助力鄉村振興。在鄉村人才培養方面,莫老師長期參與少數民族干部信息化培訓、新農人技能培訓等培訓工作;她多次帶領學生到湖北恩施市屯堡鄉小學等地開展科普宣講;她遠赴新疆博州,協助地方企業參加創新創業大賽;她是“西藏籍在漢大學生數字素養與國產信創軟件技能提升培訓班”的主講教師。在鄉村產業發展方面,她主持貴州銅仁、湖南常德等少數民族地區的智慧農業項目若干,綜合應用互聯網、物聯網、智能控制、智慧農業等現代信息技術幫助地方農企提質增效,打造區域特色品牌,從而帶動農民增收。她還曾到湖北恩施的企業開展科技推廣和創新創業服務,入選2022年度、2023年度湖北省“三區”科技人才。

在湖北恩施美麗鄉村建設示范點合影。
莫老師長期投身于民族地區的數字鄉村建設工作中,助力民族地區科技創新意識的提高、智慧農業的落地,以實際行動踐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展現師者的使命與擔當。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边@是莫海芳老師一直踐行的箴言。近30年光陰彈指而去,從初上講臺時略顯局促的“青椒”到如今對教學已是輕車熟路的教學標兵,她一直在“變”與“不變”中傳道、授業、解惑。變者,是對教學方法與教學工具的不斷摸索與創新;不變者,是堅持次次批幾百份作業的恒心。教途漫漫且修遠,唯有上下求索。她常勸自己和他人莫過于看重得失,不要被壓力壓垮,莫思慮虛無縹緲之事,要多行腳踏實地之舉,方是堅守師者初心之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