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至26日,第三屆全國大學生化工過程數字創新競賽全國總決賽在大連理工大學舉行。我校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楊勝利、王倩、左雪汶靖、楊長金、羅金飛5位同學組成的“酯向未來”團隊斬獲全國總決賽一等獎。

獲獎團隊合影。 化材學院供圖
備賽過程中,團隊成員深知這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去年寒假伊始,隊長楊勝利便精心制定甘特圖,將2個半月的備賽期細分為穩態模擬、動態建模、項目優化與創新等5個關鍵階段,精確到每日任務節點,并建立“日匯報+周復盤”機制。這種時間管理模式,讓團隊成員鍛造出了強大的團隊執行力。回顧參賽歷程,楊勝利非常感慨:“燈火通明的夜晚見證著我們的成長,每一次精準的模擬都記錄著我們的進步軌跡。”左雪汶靖則表示:“團隊協作至關重要,凝聚力量才能發揮最大效能。在備賽的無數個日夜中,團隊成員相互支持、學習,共同攻克難題,實現了個人能力與團隊精神的升華。”
團隊成員深刻認識到理論與實踐之間的橋梁是不斷嘗試與創新。負責圖形組態部分工作的楊長金,從零開始學習各種理論知識與專業軟件,與大家一同攻堅。他說:“比賽時老師們的提問更貼近實際生產設計思路,為我們打開全新視角,也暴露了我們在實際應用方面的欠缺,受益匪淺。”
洪景萍、顏俊琨、金士威3位老師組成指導教師團隊,為學生解答技術難題,同時注重培養同學們的工程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他們從模擬流程設計到控制方案優化,從理論知識梳理到實際操作規范,全方位悉心指導。洪景萍老師說:“比賽過程對于學生是全方位的鍛煉。同學們從專業知識應用到團隊協作,再到解決各類挑戰的能力都得到了長足的進步。”
化材學院負責人表示,此次獲獎是學院“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創”育人工作的生動體現。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在競賽中相輔相成,通過參與高水平競賽,學院及時了解學科前沿需求和發展趨勢,優化課程設置與教學方法,將競賽實踐經驗反哺教學,讓學科建設更貼合實際,使人才培養更符合時代需求。
據悉,此次競賽由中國化工教育協會主辦、大連理工大學承辦,系化工專業領域的頂級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