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河南南陽鎮平縣天下玉源社區,聆聽新疆籍群眾融入中原、安居樂業的暖心故事;走進浙江寧波芝蘭社區和和豐社區,感受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的創新治理實踐。7月21日至31日,我校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同心石榴籽”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學習實踐宣講團在該學院社會學系教師陳云帶領下,首次深入中原大地和東部沿海地區,開展為期半個月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7月21日至26日,團隊成員奔赴天下玉源社區玉石市場一線,與社區干部、網格員、公安干警、商戶面對面交流,全方位探索社區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貫穿工作各方面、全過程的實踐路徑。宣講團還充分發揮專業優勢,面向不同群體開展精準宣講。宣講團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面向60余名小學生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爭做小小石榴籽》主題宣講,孩子們紛紛表示要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小小宣講員。面向成年群體開展《新征程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青年行動與思考》專題宣講,吸引社區200余人踴躍參加,深入的理論闡釋和生動的實踐案例贏得現場掌聲陣陣,收獲一致好評。此外,宣講團在天下玉源社區主任趙方帶領下參觀了紅石榴黨建展廳,深入了解社區從治理困惑到實現各族群眾交往交流交融的蝶變歷程。

宣講團在天下玉源社區開展活動。 李竺松攝
7月26日至31日,在芝蘭社區兒童之家開展的宣講活動。在活動現場,宣講團成員通過生動的故事和有趣的互動,深入淺出地介紹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性。小學生們在歡快的氛圍中,認真聽講,積極舉手發言,用稚嫩的聲音表達對中華民族大團結的理解和向往。宣講團參觀了北侖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踐基地,在芝蘭社區的“鄰里會客廳”感受溫馨的“家庭化”“客廳式”服務模式,在和豐社區感受了黨建引領下的多元化治理模式和未來社區建設的創新活力。

宣講團在芝蘭社區開展宣講。 李竺松攝
據悉,“同心石榴籽”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學習實踐宣講團自成立以來,持續拓展宣講版圖,已構建起從邊疆到內地、從西部到沿海的全方位宣講格局。宣講團將《中華民族共同體概論》教材學習與實踐調研深度融合,用生動的社區案例詮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深刻內涵,讓理論在基層實踐中煥發鮮活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