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我校國家安全教育工作相關材料《中南民族大學:“四維驅動”助力國家安全 教育提質增效》獲全國高校思政工作網全文轉載,作為高校平安校園建設典型案例,面向全國予以推廣。該網站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主辦,教育部主管,教育部思政司指導的全國高校思政工作資源集散庫、思想文化策源地和宣傳輿論風向標平臺。
近年來,學校深入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重大戰略部署,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將國家安全教育融入日常教學與校園管理全過程。依托每年春秋兩季的“校園安全活動月”這一常態化載體,學校創新開展“踐行總體國家安全觀,共建和諧平安校園”主題活動,并通過探索構建“四維驅動”的國家安全教育模式,不斷推動國家安全教育落地見效,切實讓總體國家安全觀入腦入心,全面提升“大思政課”建設質量,為建設和諧平安校園夯實思想根基與安全防線。
一是強化制度驅動,高位統籌謀劃。學校黨委高度重視國家安全教育工作,成立國家安全工作領導小組,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堅決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主動適應新形勢、面對新情況、應對新挑戰,不斷優化校園安全治理體系,以高水平安全保障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學校將國家安全教育納入年度重點工作計劃,多次進行專題研究部署,并將其納入思想政治教育與領導干部培訓體系,推動全校師生系統學習、深入領會新時代國家安全教育的理論、實踐與制度成果。設立專項經費支持,制定詳細的教育計劃和實施方案,并持續完善“黨委領導、部門聯動、學院落實、內外協同”的工作機制,以確保國家安全教育得到扎實推進、取得實效。
二是注重學科驅動,促進質效提升。學校成立湖北省首個國家安全學院,依托國家安全學一級學科碩士點,緊密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堅持守正創新,積極構建中國特色國家安全學科體系,協同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學交叉學科建設。整合教學、學科以及管理資源,將國家安全教育內容有機融入《中華民族共同體概論》課程,持續拓展國家安全教育的內涵與外延。推動國家安全教育與“大思政課”深度融合,創新教學場域,充分發揮國防教育學生委員會的組織作用,在清明、國慶等重要節點開展烈士陵園祭掃、國防知識競賽、紅色主題演講等系列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切實增強青年學生愛黨愛國、強軍報國的使命擔當;通過舉辦“軍事體驗營”等活動,讓學生在活動體驗中緩解學習壓力,在團隊協作中凝聚團結共識,在朋輩互助中感受集體溫暖,在模擬實戰中筑牢國家安全意識。將國家安全教育與軍事理論教育相融合,建立“勵武國防工作站”、國防教育咨詢臺等平臺,邀請優秀退伍大學生分享從軍經歷、交流國家安全形勢、宣講入伍政策,激發青年學生“強國有我”的使命擔當。
三是深化課程驅動,凝聚育人合力。學校系統構建以總體國家安全觀為核心的國家安全教育矩陣,將《國家安全教育》設為必修課程,依托學生黨支部“三會一課”、團支部“三會兩制一課”以及主題班會,構建黨團班一體化育人機制。積極運用數字化手段,通過校園媒體平臺推送國家安全主題微視頻、要點圖解等多媒體內容,常態化開展反恐防暴演練和消防應急疏散演習,以“理論+實踐”“科普+體驗”的多元模式,組織師生“同上一堂國家安全教育課”,共筑國家安全人民防線。學校還與湖北省、武漢市公安和國安部門、陸軍工程大學軍械士官學校、華為、烽火科技等單位和企業在內的多家機構建立合作,通過校地、校企聯動拓展“第二課堂”資源,組織學生參觀現代化產業園區、邀請專家來校舉辦系列講座和培訓等方式,幫助學生及時了解國家安全前沿動態,牢固樹立“心系安全,強國有我”的志向抱負。
四是創新文化驅動,營造濃郁氛圍。學校將國家安全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構建常態化、系統化的育人機制。在夯實常規教育的基礎上,以文化創新為引領,通過多元載體與互動體驗設計,打造沉浸式教育環境,切實增強學生的國家安全意識與家國情懷。學校打造“校園安全活動月”品牌活動,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宣傳教育活動,成效顯著。近年來,校黨委保衛部組織開展國家安全文創作品征集、主題演講、知識競賽等系列活動,布置專題展板和海報,營造濃厚宣傳教育氛圍。校黨委學生工作部依托“一站式”社區設立“校園反間諜站”“安全搜查站”等特色互動體驗項目,通過情景模擬進一步增強安全教育的實際效果;組織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學生訓練營成員深入基層開展社會實踐,在鄉村振興、社區治理等實踐場景中深化總體國家安全觀認知。校團委將國家安全教育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緊密結合,舉辦“五色華年”社團文化月活動,展現民大學子奮進的青春風貌。各學院積極組織學生參觀武漢警察博物館、參與社區國家安全宣傳等活動,構建內外兼顧、部門協同、師生參與的國家安全宣傳教育新格局。
據悉,學校將始終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重點加強國家安全學科建設,協同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交叉學科發展,著力打造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學科高地;以技術賦能教育創新,充分運用人工智能、虛擬仿真等現代信息技術,系統構建“理論研學——虛擬實訓——實景操演——立體聯動”四位一體國家安全教育體系;以人才培育為核心,不斷培養具備國家安全意識、服務強國復興大業的高素質人才,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持續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