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前后,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黨委依托專業實習、社會實踐和推進校地合作等,校內外聯動開展慶祝建黨104周年系列主題活動,激勵師生黨員擔當作為,為學院爭創“雙一流”注入紅色動能。
學院黨委通過“黨委領學、黨支部聯學、實踐研學”的立體化模式,系統開展黨的理論學習,凝聚學院發展共識。6月25日,社會學系師生黨員赴重慶紅巖革命紀念館開展紅色研學,在沉浸式教學中深刻領悟紅巖精神、傳承紅色基因。7月1日,民族學系師生黨員在湖北恩施萬寨鄉田野調查期間,聯合鄉黨委開展主題黨日活動,與基層干部群眾面對面交流,切實強化服務民族地區發展的使命擔當。7月3日,在學校舉行了2025年新發展黨員集體入黨宣誓儀式,通過入黨宣誓、黨員寢室授牌、學習黨章黨規等,進一步筑牢信仰之基。

新黨員集體宣誓。 民社學院供圖
學院黨委創新“黨建+文化”實踐載體。6月23日—28日,歷史學系師生黨員沿著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跡,實地參訪白馬寺、龍門石窟等歷史文化遺跡。7月1日,社會學系師生黨員聯合興山縣委統戰部舉辦“紅心向黨,石榴花開”音樂快閃活動,以藝術形式獻禮黨的生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功能型黨支部走進興山縣實驗中學開展鑄牢主題宣講,通過鮮活案例展現昭君出塞等民族團結進步故事的歷史底蘊與時代價值。

“紅心向黨,石榴花開”音樂快閃活動合影。 民社學院供圖
7月1日,學院領導赴湖北興山縣開展合作交流會,與興山縣委統戰部(民宗局)簽署關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與實踐合作協議書,共建昭君文化實踐教學基地,實地考察王昭君紀念館、興發集團等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建立校地優勢互補的長效機制,挖掘地方實踐反哺教學科研,協同推動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此前,6月23日—26日,社會學系師生黨員深度對接深圳市社聯社工服務中心、重慶五里店街道、人和街道等,圍繞“黨建+社工”“專業社工+志愿服務”等內容開展研討,推動形成黨建引領社會工作高質量發展新思路。
據悉,此次活動民社學院共有600余名師生走出校園、走進社會,將學習成果轉化為服務國家戰略和地方發展的實際行動,彰顯了學院黨建引領的育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