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下午,江城寒雨紛飛,我校光谷音樂廳內暖意融融,掌聲雷動。“奮斗的我 最美的國”湖北省新時代先進人物進校園首場報告會在此舉行。此次活動由湖北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省委宣傳部、省國資委、省總工會、團省委、省婦聯、省科協共同主辦,我校承辦。湖北省委教育工委專職副書記孔祥恩,校長李金林、副校長楊勝才,各主辦單位相關負責人,在漢部分高校分管領導和黨委宣傳部負責人、各校師生代表約500人參加了此次活動。活動由楊勝才主持。
共和國勛章獲得者、時代楷模張富清老人的孫女張然來到現場,為大家講述了爺爺感動中國的故事。在解放戰爭的槍林彈雨中浴血疆場、榮立特等功的戰斗英雄張富清,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選擇了深藏功名,到貧困山區湖北來鳳縣扎根工作。“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入黨時宣過誓,為黨為人民我可以犧牲一切。”“這里苦,這里累,共產黨員不來,哪個來啊?死我都不怕,還怕苦!苦,我更不怕了!” 老人的錚錚話語在室內回響,現場響起陣陣熱烈的掌聲。

6位先進人物做報告。何嘉莉 攝
湖北省勞動模范、武漢軌道交通2號線漢口火車站中心站長姚婕講述敬業奉獻的故事。從2004年的年輕站務員成長為帶領團隊獲評湖北省文明示范窗口、省工人先鋒號的站長,她自制換乘卡片,和同事一起跑遍全市100多所高校和校區制作武漢地鐵高校導乘圖,把愛與責任融入到普通的工作中。姚婕認為自己最大的成就就是在平凡的崗位上,為服務百姓的事業作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荊楚楷模”年度人物、國家電網湖北檢修公司輸電檢修中心帶電作業二班班長胡洪煒講述拼搏奮斗的故事。從部隊退役后的他,急難險重搶修任務總是沖鋒在前。800余小時的超特高壓等電位作業,1200多公里高空走線,登塔9000多基,地面巡視12000多公里,勇闖特高壓帶電作業的人類禁區,成為了世界首個成功完成±800千伏特高壓帶電作業的“第一人”。他被大家稱為“禁區勇士”的同時,也將平均年齡33歲的帶電班帶成了業內的“王牌部隊”。
“全國最美教師”、武漢市第二輕工業學校教師禹誠講述人才培養的故事。她是數控專業的“金牌教練”,也是一名上得了講臺、下得了車間的“雙師型”教師。整整17年沒有休過寒暑假的她,形成了一套獨特的技能訓練模式,打造“武漢數控夢之隊”,學生在全國數控大賽上屢獲大獎。她把“工匠精神”傳遞給每一位學生,也堅信在自己的學生中,會走出未來的大國工匠。
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蘄春縣第二實驗中學校長何歡講述教書育人的故事。從我校畢業后,何歡到蘄春縣白水中學任教。從教師到校長,白水中學從瀕臨撤并到建設成九年一貫制學校,何歡盡職盡責,和同事們一起迎難而上,把學校辦得有模有樣。他相信,每一個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角。路是自己選的,要勇敢地去追逐夢想。他愿意做這樣的信使,去傳播知識和希望。
“最美支邊人物”群體、湖北文理學院“格桑花”支教團隊3位代表講述志愿服務的故事。7年來,支教團隊共有9批43名隊員前往西藏山南瓊結縣,為13500余名孩子傳遞愛心的接力棒。他們的到來有效豐富了當地中學校園文化生活及科技實踐活動,他們用辛勤和汗水讓孩子們的校園生活像格桑花一樣充滿芬芳,在他們的幫助下,學生們在全國青少年北斗科技實踐活動中榮獲中學組一等獎。他們說,每一個孩子都是一顆顆小星星,要把他們一一點亮。

“奮斗的我 最美的國”湖北省新時代先進人物進校園首場報告會現場。何嘉莉 攝
現場陣陣熱烈的掌聲代表著觀眾熱烈的心聲。有來自鄂西山區同學告訴記者,先進人物的事跡深深感動著自己,他們是自己學習行動的榜樣,要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跡。有同學還表示,要向校友何歡學習,關注民族地區教育,將來做一名老師。
一個多小時的報告會,為大家上了一堂有理想高度、思想深度、人生厚度、情感溫度的愛國主義教育課。此次活動旨在引導廣大青年學生崇尚先進,以英雄人物引航理想信念;學習先進,以真學真信點燃星星之火;爭當先進,以奮斗的我獻給最美的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團結奮斗,砥礪前行,深入持久地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從新時代先進人物的感人事跡中汲取力量,永遠聽黨話、跟黨走,把愛國之心、強國之志化為實實在在的報國行動。
《中國教育報》、《湖北日報》和湖北衛視等媒體記者進行了現場采訪報道。
(編輯:劉虹 來源:黨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