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老師,我是11棟的黨員,后勤聯系您之后您打我電話,我去幫您把物資領回來。”“黃老師好,您孫女回來沒,您一個人在家嗎,家里柴米油鹽蔬菜夠吃嗎?”“不客氣的,疫情時期,大家要相親相愛。我們住在一棟樓,我們就是一家人。”這是中南民族大學臨時黨支部群里常見的對話,猶如冬日里暖陽,驅散了人們隔離在家的陰霾。
2月20日,學校下發《關于在全校疫情防控一線成立臨時黨支部的通知》,根據家屬區各樓棟防疫需求和黨員分布等情況,成立了14個臨時黨支部,并設立支部書記、組織委員、紀檢委員、宣傳委員和統戰委員。連日來,各臨時黨支部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疫情防控中的阻擊作用,黨員干部以身作則,將民大校園打造成為疫情防控的堅強堡壘。
接到學校通知后,東區第3臨時黨支部建立了微信支部群,聯系所有報名下沉一線的黨員入群,及時將學校有關通知、各類生活服務信息放入群中,便于支部群成員學習和掌握。短時間內,所有的報名黨員都入了群。西區第5臨時黨支部是由西家屬區X5、X6兩棟樓居民組成,不到一天的時間里,就有57名黨員主動報名充當樓棟服務志愿者,不少黨員還主動提出“承包”留守老人買菜和丟垃圾的工作。
“我是一名共產黨員,我志愿參加民大社區疫情防疫工作,非常時期黨員就要敢于擔當!”這份請求來自東區第5臨時黨支部80歲老黨員吳金秀老同志。學校一發布《關于黨員干部下沉一線服務防疫防控工作的通知》精神要求,包括吳金秀老同志在內的近300位在校黨員積極響應號召,勇當志愿者。吳金秀老人特意囑咐自己的女兒一定要跟支部組織說自己的身體很棒,可以做志愿者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近300位下沉一線服務防疫防控工作的黨員多日來主動承擔起重點樓棟值守、消毒、后勤保障等相關工作。

志愿者為樓棟住戶派送物資。黨委宣傳部供圖
西區第3臨時黨支部退休周老師家里有糖尿病患者,打胰島素需要的醫用酒精沒有了,向本棟臨時黨支部求助,還沒等組織聯系處理,在微信群上看到消息的楊菁老師便主動伸出援手。她說昨日剛收到一大罐75%濃度酒精,愿意給周老師分一些,但又不知道是否合于醫用。這話被群里的退休鄒曉艷醫生看到了,忙發消息說“沒問題,醫院就用這個做注射用”。于是,楊老師立馬分裝了一瓶酒精,準備送給周老師。鄒醫生又不忘叮囑道:“一定要給酒瓶上寫標記,注明75%度酒精字樣,以免混淆”。
基層工作就是要做細做實。幾個臨時黨支部聯系學校離退休工作處,了解本支部的離退休困難老人情況。疫情當前,抵抗力差、活動不方便的他們,是否有子女照顧,是否存在生活上的困難和心理上的困惑,各支部均一一進行了摸底,并將這些離退休老同志分為有子女在身邊的、子女不在身邊身體健康的、子女不在身邊行動不便的、獨居的等幾類人員,進行分類精準服務。
有包含多棟樓的臨時黨支部根據服務樓棟分布成立了樓棟服務小組。東區第2臨時黨支部的每個小組由1位支部委員和4名黨員組成,明確責任分工,實行支委樓棟負責制。東區第4臨時黨支部制定了樓棟服務的相關工作細則,并安排了志愿者一對一幫扶離退休人員。
“疫情讓我們更加團結。”東區第6臨時黨支部建立了志愿者每天值班制度,積極開展生活物資和藥物的采購服務,配合學校物資運送工作,遇到困難時候所有成員群策群力。老師們認真在家開展網上教學,輔導員積極通過網絡安撫學生情緒、指導學生做好網上教學,大家都認真、有序地做好自己的工作。
疫情面前,人人都是戰士,人人都是防控的主力軍,在各樓棟黨員帶領下,居民群眾紛紛參與起來,有熱心快腸的年輕媽媽通過各種網絡團購為大家團購生活物資、有退休老同志幫忙統計樓棟情況、有老師多次往返幫助運送物資等,居民齊心協力共同開展排查、值守、宣傳、服務等一系列工作。“我要點贊志愿者們,他們主動請纓參加一線工作,還有黨員捐出目前最緊俏的口罩50只,不少老黨員、在家休產假、病休的黨員都主動積極地參與。”一位退休教師看到支部群里的工作感慨道。
“黨員就要不畏疫情、沖鋒在前、服務群眾,這也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最好的印證。”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沖鋒的旗幟,一個黨組織就是一個堅強的戰斗堡壘,臨時黨支部嚴格按照學校通知精神,關注樓棟居民需求和重點、難點問題,及時掌握各種信息,對服務樓棟住戶進行巡查、引導和幫扶,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做好住戶信息溝通和生活保障,切實發揮了黨支部和黨小組的凝聚力和黨員的戰斗力,充分展現了新時代黨員干部的責任與擔當。
(編輯:劉虹 來源:黨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