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政策學習,扎實做好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科研管理服務工作,科學研究發展院通過網絡直播等多種形式舉辦系列科研評價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相關政策線上學習班。截至目前,共組織了“2020年知識產權宣傳周中南民族大學專場‘三部委提升高校專利質量促進轉化運用政策學習交流會’”“成果轉化與專利運營政策、模式和案例報告會”“知識產權與成果管理辦法修訂交流研究會”等8場線上專題學習。校領導杜冬云、宋發軍及相關職能部門、教職員工共近2000人次參加了學習與研討。
分管校領導杜冬云副校長參與了系列學習交流。他指出,學校一直以來高度重視科研工作,不斷優化科研工作環境,但如何進一步提高學校科研工作水平、提升科技成果質量仍然是亟需解決的問題。2020年2月,教育部、國家知識產權局、科技部等部門就提升高校專利質量和規范高校SCI論文指標使用出臺相關文件,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他要求:一、參加培訓的同志進一步加強學習,吃透文件精神。要準確解讀和把握國家出臺關于有關專利事宜、規范SCI論文指標使用以及破除“唯論文”不良導向相關文件的重要意義,以問題為導向,加強對工作實踐的指導。二、理清發展思路、明晰發展路徑。科發院要牽頭展開調研,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結合學校自身定位和發展實際,圍繞科研工作的重點任務,加強頂層設計,強化問題導向,做好科學論證,提出工作建議。三、各單位明確自身任務,認真貫徹落實文件要求。要按照文件精神把握正確科研導向,積極穩妥推進各項工作。科學研究發展院(技術轉移中心)要盡快制定符合實際、切實有效、能落地的創新舉措。四、做好有組織的科研,引導高質量的科研產出。要圍繞國家和民族地區現實需求,堅持以問題為導向,統籌部署,優化整合現有資源,加強科研梯隊建設,匯聚力量承擔重要任務,強化重大成果產出。同時,要引導科研人員把科研創新服務國家戰略和民族地區發展作為重要任務,推動在民族地區開展產學研深度融合,推進科技成果在民族地區的轉移轉化,更好地服務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
(編輯:劉虹 來源:科學研究發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