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至23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全會聽取和討論了習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擘畫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宏偉藍圖。
我校精心組織廣大干部師生認真學習全會精神,深刻領悟黨中央對“十五五”時期發展的戰略部署。大家一致表示,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貢獻中南民大力量。
徐業勤(校黨委書記):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是在“十四五”圓滿收官、“十五五”謀篇布局的關鍵節點召開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會議,為我國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取得決定性進展發出了動員令,吹響了沖鋒號。習近平總書記代表中央政治局所作的工作報告和重要講話,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通篇閃耀著馬克思主義真理光輝,充分彰顯了黨中央高瞻遠矚的戰略視野、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和興黨強國的使命擔當,為我們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展望“十五五”,中南民族大學將胸懷“國之大者”,以服務黨和國家戰略為己任,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民族政策,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力推進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踔厲前行,奮力書寫教育強國建設的民大篇章。始終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把立德樹人作為立身之本,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貫穿辦學治校全過程各方面,源源不斷培養聽黨話、跟黨走、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始終面向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聚力科技自立自強,推進學科轉型升級,深化產學研用融合,提高創新人才培養質量,服務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始終堅持“開門辦大學”,深化與國內外高校、科研機構的聯合培養、協同創新,講好中華民族共同體故事,提升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始終堅持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把課堂、實驗室與田間地頭貫通銜接,助力鄉村振興、共同富裕和區域產業躍升;始終把統籌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安全作為辦學治校鐵的底線,織密校園風險防控體系,以安全穩定護航事業騰飛;始終以黨的全面領導統領辦學治校,以高質量黨建凝聚建設特色鮮明、國內一流高水平大學的磅礴力量,為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劉義(校黨委副書記、校長):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在北京勝利召開,我第一時間學習了全會公報精神,感到心潮澎湃,倍受鼓舞,同時也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全會審議通過的“十五五”規劃《建議(討論稿)》謀劃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四梁八柱”和宏偉藍圖,是指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綱領性文件。教育是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之基,建設教育強國,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先導。我們要立足“兩個大局”準確把握未來5年我國發展大勢,特別是高等教育發展新趨勢,認真學習全會精神,深入思考領會“十五五”規劃建議中提出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準確把握其中蘊含的戰略導向、政策取向和實踐要求。要認真領會全會對教育、科技、人才作出的部署要求,深刻把握高等教育對建設教育強國的龍頭作用,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握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崇高使命,系統謀劃學校“十五五”發展規劃,不斷完善科技發展、國家戰略需求牽引的學校學科設置調整機制和人才培養模式,不斷提升人才自主培養能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要堅持把高質量發展作為學校教育教學的生命線,始終把“凝聚人心、完善人格、開發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作為學校高質量發展的價值追求,扎實推動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高質量協同發展,不斷提升辦學治校、教書育人能力水平,奮力在教育強國和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中擔當歷史使命,以教育高質量發展賦能民族復興偉業。
陶喜紅(發展規劃與學科建設處處長):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為我國未來五年的發展擘畫了嶄新的藍圖。“十五五”時期是我國實現2035年遠景目標、建成教育強國承上啟下的關鍵五年,也是學校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沖刺“雙一流”建設的關鍵階段。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圍繞教育強國建設宏偉目標,主動服務國家戰略,高標準、高質量編制學校事業發展“十五五”規劃,系統性、前瞻性謀劃學科布局,以高水平規劃引領學校系統性躍升,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和更加堅定的步伐推進學校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高水平現代化綜合大學。
張道洪(科學研究發展院院長):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擘畫了“十五五”發展新藍圖,令人倍感振奮。我們將結合學校“十五五”規劃與目標,科學制定科研發展專項規劃與目標任務,聚焦國際前沿科學難題和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加強原始創新和關鍵技術攻關課題培育,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協調高速發展,提升教師勇擔基礎和應用創新性研究重任能力,實現我校快速轉型升級,為加快建設科技強國貢獻民大力量。
李波(經濟學院院長):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強調,“十五五”時期是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關鍵時期。立足學校沖刺“雙一流”建設目標,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全會精神,以改革創新為引擎,全力加大高層次人才引進工作力度,落實“3個100”行動計劃,不斷壯大師資力量;要搭建教師成長平臺,夯實育人的根基,構建“進得來、有發展、能成才、善育人”的教師隊伍生態。錨定高素質人才培養目標,打造“厚基礎、強實踐、重創新”的育人模式,為學校“破圈入流”積蓄核心動能;聚焦重點產業提質升級等關鍵領域,組建團隊開展聯合攻堅,推動科研成果落地見效,在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中體現民大擔當。
李超鋒(管理學院副院長、教授):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是全面總結“十四五”建設成績、系統謀劃“十五五”新征程的關鍵會議。全會審議通過的“十五五”規劃建議,將教育、科技、人才一體部署,是新征程上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的行動綱領。作為一名高校教師,我將持續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把全會精神融入教學科研,聚焦高質量發展和新質生產力培育,引導學生將個人理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培養更多復合型管理人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王東苗(電子信息工程學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的勝利召開為“十五五”時期發展擘畫藍圖,令人振奮。作為一名工科學院思政教育工作者,我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在肩,深刻認識到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保證。今后工作中,我將聚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及時將全會精神融入思政課教學,開展豐富活動,引導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將個人理想與國家戰略緊密結合,成長為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黃晴(資源與環境學院學工辦副主任、2022級輔導員):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為未來五年中國發展擘畫宏偉藍圖,作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我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在肩,應自覺擔負起學習宣傳貫徹全會精神的重要政治任務,先學一步,學深一層。緊扣學生成長需求,以思想引領為核心,給學生講清楚國家大勢,說明白全會精神,推動青年學子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國情懷,主動投身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力量。
魏晉娟(藥學專業2025級博士研究生):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在北京勝利舉行。會議審議通過了“十五五”規劃建議,為我國未來發展擘畫了宏偉藍圖。我國具有廣闊的醫藥市場,但生物醫藥產業長期處于“跟跑”地位,“十五五”規劃為我國創新藥物研發指明了方向。作為一名藥學專業博士研究生,我深刻認識到創新藥物研發對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和建設健康中國起著關鍵作用。我將牢記科技報國使命,沉心靜氣、深耕專業,勇于挑戰學科前沿難題,將個人發展融入國家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大局,為我國藥物研發原始創新和關鍵技術攻關貢獻力量。
董啟辰(數學與統計學學院2024級碩士研究生):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引發我重新思考和認識統計學在推動科技創新中的作用。在大數據背景下,統計學通過挖掘分析海量數據,可以為科技突破提供方法與決策依據,為優化現代產業結構和拓展空間提供堅實的數據支撐。我將牢記科技報國使命,勇于挑戰前沿難題,在奮斗中譜寫無愧于時代的青春篇章。
李恩祈(法學院2023級本科生):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準確把握“十五五”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所處歷史方位,深入分析我國發展環境面臨的深刻復雜變化,為全面推進我國未來五年經濟和社會發展擘畫了宏偉藍圖。作為法學院學子,我將繼續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深耕專業知識,以專業所長服務民族復興大局,讓青春在法治建設與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中綻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