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無數個與鍵盤相伴的日子里,計算機科學學院的項升輝以“碼農”自居,扎根算法競賽。他以代碼為階,穩扎穩打,于難題中開辟通途,在磨礪中錘煉技術。如今,他站在騰訊科技有限公司的大門前,迎接著屬于他的全新的征途。

行而不輟,奔赴競賽征途
始于對計算機專業的熱愛,項升輝大一時便加入了ACM實驗室,希望獲得更多與代碼相處的機會。ACM實驗室是一個以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中國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為主,藍橋杯、團隊程序設計天梯賽等其他競賽為輔,專注于算法競賽的實驗室。但初入實驗室,還是競賽小白的他卻不知從何入手?!皠⒗蠋熓俏业囊啡?,一步步帶著我走上競賽這條路?!表椛x說。實驗室負責人劉衛平老師幾乎為項升輝和其他新成員安排好了一切——邀請經驗豐富的學長學姐授課,幫助他們協調賽程,陪同實驗室成員奔赴各地。劉老師的默默守護,給予了項升輝十足安全感。當項升輝因學業和競賽的雙重壓力過大而難以調適時,劉老師總是能及時察覺。項升輝感慨:“他常常找我談心,了解我的心理狀態和學習狀態,幫我理清方向,堅定目標。一路走來,劉老師的關心與支持在我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p>
“第一次參加競賽可以說是一次意外,卻也是一次契機。當時高年級學生的考試安排與競賽時間沖突,于是實驗室決定讓大一新生參與那次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區域賽?!本瓦@樣,項升輝迎來了和競賽的第一次交手?!案傎愵}目本身難度系數就很高,又以全英文的形式呈現,這確實讓我們這群競賽小白犯了難。”項升輝說道。面對競賽難題,項升輝與隊友進行了一場具有針對性的模擬賽,并根據賽中表現進行總結,細化成員分工。他最大程度地利用閑暇時間進行刷題,落下的每一行算法,敲下的每一個代碼,都凝結成內心的底氣。比賽現場,面對強勁的對手,項升輝與隊友盡力穩住陣腳,依照計劃分工全力應對。縱使只解了兩道題便遺憾離場,但這讓初次參賽的項升輝明白了并非只有“成功”才有意義,也更激發他深度探索專業知識的熱情。
第一次競賽的經歷,像是遞給項升輝一把打開“競賽之門”的鑰匙,自此他便踏上了充滿未知與挑戰的漫漫征途。為了提升實際操作能力,項升輝主動申請加入實驗室的競賽隊伍,在師長的帶領下學習更多的競賽技巧。在此期間,他積極嘗試組建團隊,并活躍于各類計算機專業賽事中。每每被難題絆住腳步時,并肩作戰的隊友成了他最堅實的底氣。同一級的隊友高俊杰,就是他的最佳拍檔。高俊杰總會和他一起尋求破題之法,一行行篩查代碼,一步步推導邏輯。他們反復研討,辨析解題思路的正確性、驗證算法編程的可行性,共同攻克難關。
“不破不立,中道是慎”,希望得到突破的項升輝在2023年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亞洲區總決賽中重新組隊。新團隊成員的專業技能雖然更扎實,但如何發揮團隊合力卻是一個不小的挑戰。項升輝帶領隊員們對競賽中可能會出現的各類算法問題進行針對性的特訓,逐個擊破,夯實基礎。每次訓練結束后,他都主動復盤,揪出團隊的薄弱點,用題海戰術補齊短板。最終,項升輝團隊奪得亞洲區銅牌,ACM實驗室也迎來了近幾年的第一枚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亞洲區總決賽的銅牌。項升輝感慨道:“回望這段歷程,我內心充滿了感激,感激老師的指導與隊友的陪伴,也感激學校和學院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可以自由學習、積極競賽和不斷成長的舞臺。”此后,項升輝先后斬獲了第十四屆藍橋杯全國軟件和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大賽全國總決賽C/C++程序設計大賽B組一等獎、2024年中國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全國邀請賽金獎、2024年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全國邀請賽銀獎等多項國家級編程賽事獎項。

項升輝(左一)參加2023年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全國邀請賽。

項升輝(左一)參加2023年全國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邀請賽(湘潭)。
從最初比賽現場的慌張到現在大事不慌,能帶領團隊突出重圍,是“耕耘”與“突破”帶給項升輝的收獲。
擔責于身,突破性格枷鎖
“我個人是一個比較偏內向的人?!迸c記者交流時,項升輝笑稱內向的性格像是給他套上了一層枷鎖。但在2022年的寒假,項升輝邁出了突破自己的第一步。他報名參加了“云支教”活動,在線上為偏遠地區的同學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項升輝根據學生特點制定個性化輔導方案,從日常溝通交流到組織開展興趣課,從提醒同學們按時運動完成打卡到解答他們在學習中遇到的疑難問題,他盡心盡力地把每一件小事做好。談及參與此次線上支教活動的初衷時,他真誠地說:“一是想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貢獻,二來也是想增進與他人的交流。”
升入大三的項升輝思及自己入學時的迷茫,主動申請了擔任班助一職,希望借助自己的成長經驗為大一新生提供一些幫助和引導。這半年間,項升輝主動地與新生們聯系,關心他們在校的情況,努力當好朋輩“引航員”。與此同時,項升輝從前輩的手中接過接力棒,成為ACM實驗室的主管。他認真規劃日常訓練,兼顧起新生力量的培養和鞏固隊伍的工作。他坦言:“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面對有難度的試題,大家在長時間的練習里難免倦怠。”如何調節實驗室成員的訓練情緒是項升輝一直在思考的問題。他在安排競賽訓練的同時加強與成員們的溝通,了解大家的想法,安撫大家的情緒,確保訓練順利推進。在感到力有不逮時,他向隊友尋求幫助,共同承擔實驗室的基礎管理工作。成長像是不斷發現自己的過程,項升輝性格中的“內向之鎖”也隨之漸漸松解。
銖積寸累,解鎖就業新篇
談及就業騰訊科技有限公司的過程,項升輝說:“生活總在意料之外,綻放驚喜之花。”但實際上,所有意外之外的萌芽,都并非一夜之間便綻放成花。
步入大四前的暑假,原本計劃保研的項升輝在了解到騰訊科技有限公司的招聘信息后便嘗試著投出了自己的簡歷。簡歷中精簡的文字展現了他傾注大量心血完成的競賽和科研項目,這些經歷也顯著提升了項升輝在海選中的競爭力。當簡歷被騰訊公司選中后,他虛心向學長學姐們取經,在各個社交平臺搜羅常見的面試問題,梳理出面試官高頻提問點,整理成稿,反復對鏡練習。最終,他順利通過三場技術面試和一場人事面試,成為了騰訊公司的實習生。
初入實習崗位,項升輝主要負責應用寶搜廣推系統架構的開發和日常維護工作。陌生的部門系統框架、復雜的業務流程、后臺開發和線上運行的技術問題,這些困惑成為了項升輝實習路上的攔路虎。于他而言,最大的困難是在校所學的知識無法直接運用到具體工作中,“80%的東西需要重新學習”。于是他沉下心來耐心琢磨,充分發揮課上所學與競賽中不斷增強的代碼編寫能力,并向部門導師和同事認真請教。每項任務結束后,項升輝都會有針對性地做好筆記,以便細化吸收?!皩嵙曋须y免有壓力,心態很重要?!表椛x坦言,競賽經歷讓他深知“人外有人,山外有山”的道理?!罢覝首约旱亩ㄎ?,勝不驕,敗不餒”成為了他在實習期的“通關法寶”。在腳踏實地的積累中,他對系統開發與底層框架設計認知更加深入,也逐漸適應實習節奏,在工作中站穩了腳跟。
自知者明,自勝者強。談及未來,項升輝目標明確:“我會立足當下,保持開放的心態,緊跟時代步伐,在不斷的學習中實現自我迭代。母校四年的培養賦予了我逐夢的底氣,未來我也將主動擁抱新興行業,以所學回報母校,保持熱忱,堅定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