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輝,男,壯族,廣東連山人。1988年考入我校化學系學習,1992年畢業后分配到連南縣連南酒廠所屬的廣東星連天然調味品有限公司。不久自己投資創辦了環保袋加工廠。1999年任珠海益力集團調味品公司經理。2000年被招聘進順德酒廠,現為該廠生產部門主任。
我來到了廣東佛山市順德區,去采訪我校88級化學系校友楊輝。在采訪過程中我暗自帶著一個疑問:三年前我曾到過順德,今日故地重游發現順德崛起速度之快讓人難以想象,科學有序的城市規劃和繁榮發展的工商業令人贊不絕口,這就是全國關注的“順德現象”和“順德模式”。平日久聞的“順德精神”又是怎么樣的呢?
在整個和楊輝相處的時間里,謙遜、熱情的笑容始終洋溢在他的臉上。不難看出,楊輝的確很忙,但憑著對母校的情誼以及為人的責任心,他很爽快地接受了這次采訪。在兩個小時的采訪中,楊輝將他畢業后的經歷娓娓道來,很快吸引了我,隨著他一起去親身感受那段略為曲折的日子.
初生牛犢不服輸
1992年,楊輝大學畢業,由于所學的專業是化學,在完成了一篇關于環保的論文后,跟其它大學生一樣,畢業后返回了家鄉。當時連南縣連南酒廠籌辦一個國家火炬計劃的項目,由縣投資成立了從屬連南酒廠的廣東星連天然調味品有限公司。他抱著學以致用和振興家鄉企業的想法加入了這家公司,負責籌備工廠生產等初期重要工作。
資金緊缺是當時籌備生產的頭號難題,楊輝整日要面對的是要四處籌取資金的事實,這看上去跟他的專業毫不相干,但他也知道萬事開頭難,在家鄉興建這種項目更不容易,自己有責任盡力去工作。抱著這樣的信念,從1992年到1995年期間楊輝一直在工廠忙碌,看著身邊有些人退縮了,而他還在堅持,終于在1995年工廠開始投產。
可是事與愿違,剛剛投產的工廠始終陷入缺乏資金的困境,沒了資金周轉,生產談何容易,在1997年的時候工廠被迫停產。當時作為工廠負責人的他心里很難受,除了自己的心血付之東流外,更令自己內疚的是沒能為家鄉事業作出一定的貢獻。
他沒有服輸。
嘗試創業終不悔
正是這份心中的歉疚和不服輸的精神,讓楊輝選擇了繼續在家鄉創業。他憑著自己所學的相關專業知識想要開辦一家環保袋加工廠,可最大的問題還是資金的來源。這時候母校往昔的同窗好友紛紛伸來了援助之手,填補了資金的缺口,這份溫暖讓他感動至今。
自己開辦工廠的過程讓楊輝覺得之前在工廠工作的經驗是多么的有用和寶貴,同時也是邊學習邊嘗試的過程。例如產品標號、專業圖表等等。他一直認為踏出這一步在自己的人生經歷中非常重要,積攢了寶貴的經驗,對日后的工作和發展發揮了很大的作用。1999年,他的事業又有了新的轉折。
這一年對他來說又是一個新的開始。由于他的廠所生產的產品在市面上有著更成熟的替代品,楊輝意識到這個產品的生命周期已經走到了盡頭。正好,珠海一家知名的企業益力集團聘請他去管理下屬一家調味品公司。綜合各種考慮,楊輝覺得這是一個能讓自己提高和展現能力的機遇,于是便只身一人前往珠海任職。
如魚得水展拳腳
在新的環境里,楊輝很快適應了下來,作為益力集體調味品公司的經理,他得知公司下屬兩家調味品雞精廠和醬油廠效益不佳,長期以來是醬油搭配雞精銷售的不利局面。他立刻在生產和銷售上下功夫,組織員工一齊改善產品質量,依靠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管理經驗,很快扭轉了產品在市場上的情況。因此集團公司十分信任他的能力,良好的工作環境讓他如魚得水,發揮了自己的才干,可以說他的事業又上了一個臺階。可在這個時候,更艱巨的轉折又擺在了他的面前。
這次轉折幾乎讓他又從零開始,公司經歷企業轉制之后,改變了發展方向,大幅度減少了在調味品市場的投入,而且多年的經驗讓楊輝意識到這里并非其真正的舞臺,更高的挑戰和追求應該還在前頭。每次困難都無法將他打倒,相反知難而上和敢于面對讓他一次次從中受益,提高了自己的能力,這是一種只有經歷過才能體會的財富。
從零開始攀新峰
楊輝沒有停止追求事業的步伐,這時他擁有的是多年的專業經驗和豐富的人脈關系,他的專業知識在不斷地交流更新,多年的工作使他認識了許多行業的專家和教授,他們給了楊輝很多的幫助和啟發,讓他受益匪淺。同時他也在中央級的學術期刊《食品科學》上發表了論文《酵母提取物在調味品中的應用》,并輕松獲取了工程師職稱。“我必須跳槽。”他對自己說。2000年楊輝離開了珠海,來到了現在的順德。
當時在順德首次高級人才招聘會上,楊輝心情很復雜,以他的能力隨便找一家公司完全不成問題,但是這次他非常謹慎,一要堅持自己的專業所長,二要尋找發展潛力大的企業。結果他把簡歷投給了廣東順德酒廠有限公司,面試的時候一切都很順利,只是有一條:要從基層做起。從基層做起意味著要擺得正心態,成為從事發酵等工作的操作工。做還是不做?不服輸的精神再次使他接受了這份工作,因為他相信事實能夠證明自己的實力和價值!一句老話: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果然事實很快證明了一切,依靠卓越的才干和知難而上的精神,他從操作工到組長,很快升到主任助理,再到副主任,最后擔任生產部門主任。順德酒廠主要有兩個部門:生產部門和銷售部門,而生產部門尤為重要,直接關系到酒的質量和銷量,他身為這個部門的一把手,工作任務是艱巨的。自2000年以來,順德酒廠一直穩穩占據著順德十大納稅企業的前三位,2005年更是在佛山市21家納稅超億元的企業中排第八,這些都是對他努力工作的認可和回報。
從楊輝溫和的笑容中,我感受到的是經歷滄桑之后的自信和自豪。在采訪的過程中,我聽到關鍵處都不由為他坎坷的路途發出感嘆,確實如此,比起別人可能他的經歷顯得更加的一波三折。誰又不希望萬事順利呢?可在楊輝臉上找不到一絲怨天尤人的痕跡,他知難而上和百折不撓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有的人在挫折中一蹶不振,有的人在挫折中愈戰愈強。在順境中一帆風順成就事業是成功,在逆境中攀越高峰戰勝自我,更是難得的成功。在采訪快要結束的幾段對話,更是讓我體會到楊輝獨具魅力的一面。
記者(以下簡稱記):你覺得你能有今日的成績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呢?
楊輝(以下簡稱楊):我想應該是堅持吧,在我面臨挫折的時候我沒有選擇轉行,沒有放棄我的專業,客觀的因素可能無法預測和避免,但是我始終堅持在一個方向上,這是屬于我的路。
記:還有什么是鞭策你不斷進取、百折不撓的動力呢?
楊:我認為很多事情是應該去做和有責任去做的。責任心是很重要的,我在做事情的同時經常感到有一份責任心讓我不得不拼搏下去。當我在廠里工作時,想到自己肩負著不可推托的責任時,就有了源源不斷的動力。對家庭也是如此,我的原則就是要有責任感。
記:你還是一個很顧家和集體感很強的人。在順德工作的幾年你有什么新的體會嗎?
楊:在順德這個地方,我很有歸屬感,團結拼搏,求實創新的“順德精神”讓我有了“立足地方,腳踏實地、刻苦實干”的想法,我要繼續利用我的專業特長,不斷超越自己,做出更好的成績來。
記:原來這就是“順德精神”啊,你將自己對專業的熱愛、對事業的追求以及為人的責任心統一看待,在適合自己的舞臺上嚴格要求自己,這點讓我感受很深。
楊:(笑)其實我真的很平凡,只是有了自己的追求和目標,為了實現它,踏踏實實繼續奮斗下去。
(王曉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