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永山,男,1963年4月出生,回族,河南洛陽人,中共黨員。1985年畢業于中南民族學院,分配到洛陽市政府辦公室工作。先后擔任科員、計財科副科長、科長、商貿科科長、涉外科科長等職務。期間參與了洛陽多屆牡丹花會和重大招商引資活動。1998年2月,通過洛陽市公開選拔副縣級干部的考試,被組織選派到洛陽市民委任副主任工作至今,分管民族工作和伊斯蘭教工作,工作期間,為實現洛陽市民族團結進步繁榮,維護民族宗教領域社會穩定,促進全市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我認識的巴永山:可親可敬
通過電話,聯系上巴永山,簡單的說明,他便爽快地答應了先見個面。我請他定個時間,他卻讓我定,讓我大感意外。原因是:我要到他那里去,路途較遠,坐車不便。那一刻,我就感到,采訪會很順利。
心中懷著些許忐忑,走進巴永山的辦公室。簡單的布置和他親切和藹的笑容讓我的不安立刻蕩然無存。辦公室不大,東西不多,無特別飾物。沙發,文件柜,一副小小的《白馬寺印度風格佛殿鳥瞰圖》,臺式電腦,一盆綠色,僅此而已。迎面的落地窗上鑲著淡素的窗簾,半開,有陽光灑進來,給辦公室更添了幾分生氣。待我坐下之后,巴永山為我泡了杯茶,隨著茶葉上下浮動,有清香溢出,我禁不住品了起來,忘了拘束,有種在家的隨意。之后,他并不急于進入正題,而是問我是否吃飯,并再三求證。然后詢問我是哪個年級的,哪個院的,什么系的,并隨手記在他辦公桌上的一個小筆記本上。我覺得他沒把我當作采訪者,而更多是把我當作師妹。我到現在也認為,那只是一次聊天,而非采訪。
在聊天的過程中,巴永山時而沉浸在過去的回憶里,憶苦思甜,爽朗大笑;時而,又緊縮眉頭,覺得現在工作責任重大。問起他的成就,他低調一言帶過;說起他的工作挫折,卻侃侃道來。說到重要處,他會顧及我的記錄速度,或停頓,或放慢語速,甚至重復。不知不覺,兩個多小時悄然流逝。在我要離開時,他又問我:現在你回家肯定晚了,晚上怎么辦?在得知我要去朋友那里之后,他又說送我過去。路上,他不停地給我介紹著洛陽市的新變化,詢問我家里的情況,鼓勵我努力。在分別之前,還不停地叮囑我要小心。在短短的幾個小時的相處里,我感覺:其人,可親;品質,可敬。
往昔歲月:知幸運 思進取
1963年出生的巴永山是剛好趕上“文革”洪潮的那代人。但他并沒有認為這是不幸。他只說教育受約束是不便,“文革”后還有機會上大學,這便是幸運。當年參加高考,他考取418.3分的好成績,而當年的重點線是420分,雖為少數民族,但當時并沒有加分政策,因此,他與心中的重點大學失之交臂。
巴永山清晰地回憶著當時第一眼見到的民大,拋出兩個字:荒涼。幾座簡陋的建筑坐落在武漢南湖一隅。道路沒有鋪水泥,遇到下雨還要穿膠鞋;久旱不雨,則到處又會塵灰揚起。簡陋的校園環境,并沒有打擊巴永山進取的心。相反他時刻告誡自己:自己沒有特長,必須以勤補拙,只有以誠待人不斷進取,才能有所作為。
機遇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在校期間多次被評為優秀班干、團干以及三好學生。1984年巴永山被評為優秀團干,獲得了一次“10天北京之旅”的機會。這在當時,對巴永山來說是無比的榮譽和幸運。也是這次北京之旅,讓他開了眼界,長了見識,為他的人生劃上了重重的一筆,對他的工作和生活態度有著巨大得影響。
1985年畢業的7月,在巴永山的面前有兩條道路:一是到洛陽大學數學系教書。二是到洛陽市政府辦公室做秘書工作。去洛陽大學教書,這無可厚非,數學是他的“本行”。而生活卻給他了個不小的意外。那年的7月29號,他報到的地方是:洛陽市政府辦公室。據他后來分析原因有三:一是他的黨員身份,二是他的履歷填寫得認真、工整、嚴謹,三是當時的負責人是我們民大政治系的校友,校友情在此可見一斑。巴永山認為這三個原因最重要的是他那認真、工整、嚴謹的履歷表和一手漂亮的好字,這是做一名秘書必備的條件。
面對生活:要做有心人
“干好了沒一件大事,干不好沒一件小事”。
談到辦公室工作,巴永山說了這么一句話,簡單而精辟。十三年的辦公室工作,他始終這么認為,也這么堅持著,只為了不出一件沒作好的“大事”。而期間的辛苦與困難,只有他自己知道。
巴永山剛開始工作時,一切都是那么陌生,甚至有時覺得自己無知。感受最深的是:當時的他,連電話都不會打。但面對工作,他根本沒有說“不會”的機會。只能一切從頭學起,時刻做個有心人。
巴永山說:“幸好,有大學教育和實踐的基礎,一切學起來不那么難。”巴永山用最短的時間,從工作中點滴積累,為工作打下了基礎。
一次,巴永山隨市長韓西英去參加一個政府會議。會畢,市長丟給他一句話:“把這次會議寫成一個‘信息’交給我。”“信息”(注:是信息是政府工作中的一種傳遞文種)這種東西是巴永山第一次聽到。他當然不知道該怎么寫。只能大量的查閱資料,一遍遍地寫,一遍遍地改。這才把第一篇“信息”完成了。還有一些約定俗成的事也不是初涉世事的他所知曉的。一次,他跟韓市長到醫院去,正好是醫院上午九點鐘查房的時間。韓市長醫務人員認識,而他卻被擋在了病房外面。后經韓市長解釋,他才被放行。事后,韓市長意味深長的說:“小巴啊,不是我說你,有的規矩你是必須知道的,比如跟領導一起,一般情況下,你要走在前面,給領導開路……”這又是個小小的教訓,之后,類似的事,他都做的細心謹慎。“沒有挫折怎么進步,有了教訓,才不會再錯!”巴永山如是說。
處處小心,時時留意,白天黑夜,辛辛苦苦,巴永山勤懇努力著,一路走下來。他說:“辦公室工作雖辛苦,但他能鍛煉人。雖說它是不起眼的工作,但也要有高起點,高標準,在這個位置上,代表的不是個人,而是洛陽市政府。”
1998年,巴永山參加洛陽市公開選拔副縣級干部考試,拿下了業務分數和綜合分數的第一名,被組織委派到洛陽市民委任副主任。如果說當初進辦公室有校友之情,而此次絕對是他的個人之才。角色的每一次轉換,于誰都是考驗。然而,在其位便要某其政。在民委,做領導,必須牢記責任在肩頭。13年來辦公室工作經驗的積累,思路啟發,再加上巴永山事必躬親的精神,嚴肅謹慎的態度,他的工作,很快步入正規,而且幾年來佳績不斷。洛陽牡丹名揚天下,牡丹花會當然為洛陽市一大盛會,巴永山曾多次參與牡丹花會的幕后指導工作,使花會圓滿成功。洛陽市承辦的少數民族運動會,因安排周詳細致,整個過程呈現出嚴密、隆重、熱烈而安全祥和的場面。河南省委對這些井井有條,沒有漏洞的工作提出高度表揚。巴永山始終以為少數民族辦實事為己任,在任幾年,他為清真寺安裝了太陽能,資助了大批少數民族貧困大學生。親自到農村中去,了解民情,慰問孤寡老人,解決鄉村扶貧政策和基礎設施建設。
巴永山說:“在民委想出大成績很難,沽名釣譽之事更是不可為。民族宗教無小事,民族工作決不可輕視,它雖沒特殊權利,但其重要性又是不可估量的。”他時刻不忘貫徹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始終堅持維護民族間的和諧與統一。作為少數民族的一份子,要為少民族謀利益;做為一名黨員,懷著一顆愛國心,要為祖國的和睦統一努力著。
情系母校:打造民族特色
在談話中,巴永山不只一次提到母校,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不停地訴說著昔日的恩師和同窗,述說著民大的過去和現在。巴永山最近一次回母校是2000年數學系系慶時,他說:眼中心中那個荒涼不堪的民院不見了蹤影,替代的是,高樓林立、綠樹成蔭、道路筆直、湖水瀲滟、環境怡人的花園般的校園。他又說:做為民大的一份子,永遠不會忘記民大。她的蓬勃向上牽動著每一個學子的心,我們要有榮譽感,因為民大一直在飛速發展。他希望民大的明天能更好。根據他的工作經驗,他對母校這樣建議:開設民族宗教專業,培養有專業民族宗教知識的人才,打造我們民大自己的品牌,辦出民族特色。現在在社會上太缺乏有民族宗教理論知識的人才,民大作為民族院校,就應該打造自己的特色,樹立自己的品牌,培養民族宗教方面的專業人才。只有更多的人理解民族宗教事務,才能保證各民族間的聯系交流,才能更好地維護民族團結,更好地服務社會和諧。真可謂:赤子之心,心系家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