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牌游戏平台-棋牌游戏赚钱qq群

“嚴”以辛亥史 抒于武漢情——記歷史系61級嚴昌洪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3-14 瀏覽次數:

 嚴昌洪,男,漢族,1943年7月生,湖北武漢人。1965年,畢業于中央民族學院武漢分院(今中南民族大學)歷史系。現為華中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并兼任湖北省政協文史研究會副會長、武漢市文史學會副會長。出版了《辛亥革命辭典》、《中國近代社會風俗史》、《中國鼓文化研究》等多部學術著作。

2006年,是辛亥革命95周年的紀念,作為首義之地,湖北省武漢市也將像往年一樣舉行各種各樣隆重的紀念活動。辛亥革命史研究作為湖北省學術界的一塊學術名牌,更是在唱重頭戲,這其中就活躍著一位著名的專家,不斷被邀請出席各種學術會議,頻頻在報紙、電視臺等新聞媒體露面,他就是畢業于我校61級歷史系的老校友嚴昌洪。

1943年,嚴昌洪出生在漢陽西門外歸元寺附近一條小巷中。武漢的山水草木哺育了他,武漢的風土民情伴他成長。1965年,他從歷史系畢業后服從組織的安排,來到廣西平樂縣一所學校里工作了10多年。1979年恢復高考后,為了重拾自己在大學時代對歷史的那份熱愛之情,嚴老師考取了華中師范學院歷史系研究生,師從我國著名歷史學家章開沅先生。畢業留校正式從事研究工作的時候,他開始從理性的高度來認識社會風俗,研究歷史上的社會風俗的演變,其研究具有擴大史學研究視野、打破傳統史學格局的意義。

辛亥革命史研究的中堅人

俗話說“名師出高徒”,把這句話用在嚴昌洪身上是十分恰當的。作為著名歷史學家章開沅先生的第一屆研究生,他幸運地得到了名師的指點。章開沅先生以辛亥革命研究享譽學術界,嚴昌洪也是從辛亥革命研究步入史壇的。

嚴昌洪常對人戲稱自己是“靠‘暗殺’起家的”。1981年時值紀念辛亥革命70周年,中國史學會決定以論文評選方式來確定參加國際學術會議的人選,嚴昌洪當時剛研究生畢業,之所以有幸從200多位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成為81名國內外與會成員之一,就是因其論文《辛亥革命時期的暗殺活動及其評價》。這篇論文在當時突破禁區,對辛亥革命黨人所進行的暗殺活動作了實事求是的評價,被認為是運用馬克思主義觀點研究歷史上暗殺活動的一篇比較成功的論文。從此,嚴昌洪步入史壇,逐步登上史學研究的殿堂。

在中國近代史學會等單位組織的每十年一次的“紀念辛亥革命國際學術研討會”,以嚴格用論文評選的方式來確定國內學者入會名單而著稱,可以說是每十年對該領域研究成果的一次大檢閱,也是一次發現培養新人的舞臺。不少今天活躍在史壇中的知名專家,均是在這樣的國際會議上嶄露頭角的。自1981年以來,連續三屆親臨盛會的學者不是很多,中青年學者更是少之又少,嚴昌洪卻能穩穩在其中占有一席,與其長期深入地研究辛亥革命是分不開的。2001年的紀念辛亥革命90周年國際學術會議,他更是以兩篇論文入選,一時成為美談。

同樣,每十年一次的孫中山研究國際學術討論會也是以評選論文的方式邀請內地與會者的,而嚴昌洪也有幸出席了1986年孫中山誕辰120周年和1996年孫中山誕辰130周年的兩次國際學術盛會。

躋身史壇20多年來,嚴昌洪堅持把辛亥革命研究作為其一個重要的研究領域,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中外學者的共同努力下,辛亥革命研究取得了長足發展,為了系統而全面地總結國內外的已有研究成果,為研究者提供一個既方便實用又嚴謹規范的工具書,嚴昌洪與人合作編著了《辛亥革命辭典》、《國內外辛亥革命史研究綜覽》等系列大部頭工具書,均獲得學術界的歡迎,其中收辭3000余條,約120萬字的《辛亥革命辭典》以其辭書新穎、準確、規范、全面深刻地反映辛亥革命及其產生的時代背景,獲得了學術界的高度評價。

進入90年代后,他又繼續整理出版了《20世紀辛亥革命論文目錄匯編》、《湖北地區辛亥革命檔案資料聯合目錄》等工具書,繼而在《歷史研究》等權威刊物上發表多篇回顧20世紀辛亥革命研究和展望學科未來發展的論文,為后來學者研究辛亥革命提供了入門捷徑。

在全面回顧的基礎上,嚴昌洪又轉入微觀的剖析,2001年與人合作出版《癸卯年萬歲——1903年革命思潮與革命運動》一書,選取1903年這一關鍵年份進行研究,其研究視角獨特,南開大學李喜所教授在2002年1月23日的《中華讀書報》發表題為《“關鍵年代研究”的新開拓》的書評,認為:全書以關鍵地區和關鍵人物為研究重點,牽一發而動全身;突破了一般編年史的束縛,不滿足于就事論事,增強了思想性,“不僅填補了這方面的空白,而且進一步深化了辛亥革命史的研究”。

近代社會風俗史領域的開拓者

章開沅先生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就呼吁加強辛亥革命時期社會環境的研究,并提出“歷史土壤學”這一概念。嚴昌洪據此將研究視角轉向社會文化和心理的深層次,努力開拓出近代社會風俗史的研究。這一轉換不僅擴大了研究的視野,而且還具有打破傳統史學格局的意義,給近代史學研究帶來了清新氣息。但由于這個領域薄弱而且缺乏探索,資料浩繁而又極其分散,過去少有人涉足,研究之初難度很大。

嚴昌洪由辛亥革命研究深入到社會風俗史的研究,是緣于上文提到的1981年的國際學術會議。其鋒芒初試是在1982年發表的《辛亥革命與移風易俗》這篇論文,初步把辛亥革命與社會風俗兩者結合在一起,其新穎的視角使該文被選入多種論文集,1982年的《中國歷史年鑒》還把它作為辛亥革命研究的新進展進行了介紹,可謂一炮打響。

隨后在1984年,他發表了開拓性的風俗史論文《關于社會風俗史的研究》,系統地論述了社會風俗的研究對象、特點、功能和方法,提出了社會風俗史是歷史學與民俗學相結合的一門邊緣學科的看法,從而為社會風俗史的研究奠定了初步的理論基礎,此文引起了學術界的廣泛關注。從此,嚴昌洪孜孜不倦地在這一新領域辛勤耕耘,為中國近代社會風俗史作出了重要貢獻,迄今共發表相關論文50多篇,其中《辛亥革命前后社會風俗研究》系列論文曾獲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更為重要的是,嚴昌洪還出版了風俗史方面的論著多部,其中在20世紀80年代后期出版的專著《中國近代社會風俗史》是在中西風俗橫向比較基礎上,從宏觀的角度探討了西方近代風尚傳入中國后與本土風俗之間的嬗變與中國近代社會近代化的互動關系為基本線索,系統地勾勒出鴉片戰爭以來,在西俗東漸和經濟變革的大潮之下社會風俗的演變軌跡,該書是我國第一部社會風俗史專著。該書及90年代早期出版的專著《西俗東漸記——中國近代社會風俗的演變》受到學術界的重視,《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歷史教學》、《史學月刊》等報刊先后發表了書評,對其給予較高評價。1995年,《中國近代社會風俗史》還獲得湖北省優秀成果獎。同時該書也成為后來研究中國近代社會風俗史的必讀參考書,引用頻率相當高,有的研究機構人手一冊,作為重要參考資料。《中國近代社會風俗史》一書倍受臺灣學術界推崇,在臺北南天書局出版了繁體字本。

嚴昌洪在科研中具有一種開拓進取精神,越是容易被人忽視或難度較大的領域越能激發起他的研究熱情。他不滿足于已有的學術成就,由博入約,轉而從微觀的角度加強對社會風俗史的研究。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先后又出版了《中國鼓文化研究》和《在商業革命的大潮中——中國近代商事習慣的變遷》兩本專著。前者選題新穎,構思巧妙,創見迭出,堪稱填補社會文化史又一研究空白的力作。該書出版后,《中國社會科學》等刊物紛紛載文予以推介,后來被評為湖北省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

湖北、武漢地方史研究的熱心人

武漢是辛亥革命的首義之城。在將辛亥革命的研究拓展到對中國近代社會風俗史的研究過程中,對近代武漢地方史進行研究,尤其是展開對近代武漢城市風俗的研究,對生于此并學習工作于此的嚴昌洪來說,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了。

在他撰寫的社會風俗史論文中,以湖北、武漢為題材的文章占有一定的比例。《清末明初湖北社會風俗的演變》(載《辛亥兩湖史事新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和《近代武漢社會風俗的嬗變》(載《江漢論壇》1990年第5期)兩文細致地描述了近代湖北、武漢地區社會風俗演變的特點。他認為清末明初武漢社會風俗的演變具有過渡性特征,即從時間上說,介于中古與現代之間的近代本身就是一個過渡時代,此時社會風俗嬗變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古老的傳統習俗與新的社會風尚并存與雜糅;從空間上而言,武漢介于東南沿海與內陸腹地之間的過渡地帶,又是處于外部世界與內地農村之間的中心城市,這就使它在風俗演變過程起著橋梁作用,而演變的速度和程度又在上海、廣州等沿海口岸與中部沙市、宜昌及各縣城、農村之間處于一種中間狀態。這些新穎精辟的看法,對我們認識近代武漢社會風俗的演變頗具啟發意義。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老武漢”,幼年時端午節獨自到漢水邊看龍舟競渡、參加毛巾行幫的迎神賽會“亮子會”等經歷長久地留存在他的記憶中。從社會風俗學的角度對其進行研究成了他拳拳桑梓情的最好表露。1994年出版的《武漢掌故》一書,他是主要撰稿人和主編之一,該書對武漢掌故或旁征博引、或娓娓道來,集歷史筆記、故事傳說于一身,對武漢歷史文化十分熟悉,信手拈來,如數家珍。雖然這是一本通俗的讀物,但該書忠于史實,言之有據,作者還專門到街頭巷尾進行采訪和考察。的確,書中許多篇什,如果不是對武漢充滿感情的人是不可能寫得如此生動的。此書后來收入“武漢旅游文化叢書”得以再版,可見其影響之大。正像章開沅先生所倡導的“參與史學”一樣,嚴昌洪不滿足于書齋式的學問,積極參與社會活動。他先后被推舉為湖北省政協文史研究會副會長、武漢市文史學會副會長,積極推動政協文史資料的研究工作。作為一名歷史學專家,作為武漢市文史研究館館員,也作為一名熱愛家鄉的學者,他不斷地為武漢這一歷史文化名城的明天建言獻策,如近年來關于武昌首義文化區的建設規劃、中國辛亥革命博物館的籌備方案、中山公園受降堂舊址的恢復陳列、湖北軍政府舊址的復原展覽、武漢國民政府舊址的陳列展覽、武漢市博物館的武漢歷史陳列,甚至石門峰都市陵園與名人文化公園的建設等等,都曾得到他的指點。可以說,嚴昌洪用自己的畢生精力為弘揚武漢的歷史文化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Copyright?  2012-2014  中南民族大學校友會
技術支持:創明工作室    郵箱:techsupport@mindainfo.com

赌博百家乐官网规则| 澳门百家乐官网实战视频| 世嘉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澳门博彩在线| 百家乐官网是娱乐场| 永发国际娱乐城| 香港百家乐官网娱乐场开户注册 | 百家乐真人娱乐平台| 网上百家乐官网导航| 百家乐官网游戏怎么刷钱| 真人百家乐怎么玩| 百家乐官网官网网址| 营口市| 免费百家乐过滤软件| 盐城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皇博线上娱乐| 金杯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黄金城百家乐官网免费下载| 台湾省| 百家乐智能分析软| 好运来百家乐官网现金网| 大发888娱乐场下载 df888ylc3403| 伟博百家乐官网娱乐城| 百家乐官网庄闲和概率| 大发888网址是什么| 百威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大发888 com| 百家乐玩法既规则| 百家乐官网追注法| 奔驰百家乐官网可信吗| 大发游戏| 百家乐规则| 博狗百家乐现场| 伯爵百家乐官网娱乐平台| 马尔康县| 利都百家乐官网国际赌场娱乐网规则| 丰镇市| 君豪棋牌怎么样| 威尼斯人娱乐城代理佣金| 百家乐龙虎扑克| 百家乐那个平台信誉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