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文鋒,1992年畢業于我校外語系,先后任職于珠海市金灣區紅旗鎮文教衛辦、金灣區委政法委等部門,2012年起任金灣區殘疾人聯合會執行理事長。今年5月,在北京召開的第六次全國自強模范暨助殘先進集體和個人表彰大會上,成文鋒榮獲“全國殘聯系統先進工作者”,受到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接見。 在其位謀其職,以赤子情懷投身殘疾人事業,讓她當之無愧地得到了這份殊榮。成文鋒說:“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服務殘疾人,為他們補圓殘缺的幸福就是我的初心和使命。”
立足長遠、勇于創新,謀劃殘疾人的幸福業 畢業于我校外語系后,成文鋒一直從事翻譯工作。從做翻譯到加入殘聯大家庭,成文鋒跨出的這一步,使其內心從如其名的“鋒利”變得柔軟,常常在工作中落淚。 初次入戶探訪,看到殘疾人家徒四壁的光景和惶惶無助的眼神,成文鋒“轟”地一下意識到,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仍然有人生活得如此窘迫,開展殘疾人工作就是要讓殘疾人享受到經濟發展的福利,讓他們不在奔小康的路上掉隊,“我感受到肩上的重任,所以讓殘疾人過得好,就成了我的牽掛。” 如何讓殘疾人過得好?這是成文鋒做殘疾人工作的核心與出發點。 金灣區建區時間晚,各項基礎薄弱,人財物匱乏,成文鋒上任伊始就勇于創新,堅持立足長遠,高標準和高要求地謀劃金灣區的殘疾人事業。 她推動建設金灣區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在成文鋒的多方奔走和不懈努力下,金灣區政府將建設區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連續兩年納入區十大民生實事。涵蓋特殊兒童需求支援中心、特殊人群需求支援中心、托養中心的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建設項目預計今年10月份完工,將為1300多名殘疾人提供康復、就業、文化體育、托養等服務。 她高度重視殘聯工作制度建設。金灣區在執行珠海市殘疾人基本生活津貼和珠海市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時,有人提出要取消之前的重度和中度生活補助政策。成文鋒堅決提出反對:“現在物價那么貴,100多元僅僅夠殘疾人買一瓶煤氣??!”。作為殘疾人的娘家帶頭人,她堅持不取消之前的政策,金灣區也成為了全市唯一實行津貼制度外還實行重度、中度殘疾人生活補助政策的區,發放標準為重度180元/月,中度150元/月。 從無到有,她親自選址、督辦和審核裝修方案,完成了鎮級康園工療站的建設,打造殘疾人“10分鐘的康復圈”。這使得殘疾人能夠在10分鐘內享受康復專家服務,增強殘疾人幸福感和獲得感。自建站以來,康園工療站共服務殘疾人55000多人次。成文鋒在金灣區康園工療站首創一“高”兩“創”三“率先”的工作模式,給予殘疾人高補貼,首創愛心農藝坊和陶藝坊,率先為殘疾人提供免費車接送、率先為殘疾人免費體檢、率先為殘疾人購買意外保險和提供移動智能終端精準服務,這些都為殘疾人日常生活帶來實質性優惠,至今是全國各地殘聯參觀學習的楷模。 “一針一線”,成文鋒為殘疾人的幸福生活補好制度與設施這層外衣。身雖殘缺,有了健全的軟硬件保障,就是邁向幸福的的第一步。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當好殘疾人的“娘家人” 催開殘疾人幸福生活之花,成文鋒懷揣赤子心,做到服務零距離,從心靈上親近他們,成為殘疾人的“娘家人”。一個電話或許真能挽救一個生命”。殘疾人朋友有時會在周末給她打電話,但她不覺得這影響了自己的日常生活,“我覺得自己就是他們的娘家人,他們有困難來找我是天經地義的”。

去年年底,金灣一所高校的大學生小鄔通過手機聯系上成文鋒。小鄔因為騎車出車禍已癱瘓了5年,平時大小便都要父親幫忙。本以為長大成人后能通過一己之力照顧家人,現在卻是生死不由己,小鄔瀕臨絕望,向成文鋒發問“阿姨,我不知道我能去哪里?!毙∴w的遭遇讓成文鋒久久不能平靜。她一邊聽他傾訴,一邊安排社區殘疾人專職委員和康復治療師上門提供幫助,小鄔得以重塑信心,走出陰影。 成文鋒說:“與殘疾人之間的故事太多啦!”一位售賣化肥農藥的殘疾人余某興,因為店面被政府征收修路而失去了謀生的唯一渠道,他找到成文鋒,訴說了他的困難。經過多番輾轉,成文鋒找到另外一間店面老板,在她的不斷勸說下,老板最終同意租給他繼續做生意。成文鋒又為了店面水電設施忙前忙后,他感動地逢人就說成文鋒是他的恩人。

“每一次看到他們的變化,看到他們的笑容,看到他們這種自信地走出來的時候,我感到我們殘聯工作非常有意義。“自己的工作可以幫到別人,自己內心感到非常的充實和開心?!痹谥楹J薪馂硡^,隨著殘疾人工作的推進,在成文鋒等先進工作者的引導下,越來越多的人轉變了思想觀念,參與到關愛殘疾人事業中來。 在成文鋒看來,為殘疾人工作的初心與使命就是要秉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心為殘疾人所系,情為殘疾人所牽,權為殘疾人所謀?!彼泄ぷ鞫紤宰寶埣踩诉^上幸福生活為目的,“讓殘疾人走出家庭,融入社會,有尊嚴有質量地生活,就是我們殘聯工作的意義。” 成文鋒在殘聯工作中的出色表現,得到黨和國家的高度認可,總書記的親切會見讓成文鋒感受到黨和國家賦予她的使命與榮光。“習近平總書記親切的關懷、暖心的勉勵,讓我感到非常振奮和溫暖,今后我要更加用心用情用功,才能扛起這份責任,不辜負這份榮譽?!?/span> 正如有一首歌歌詞所唱:“心若在,夢就在。”成文鋒懷赤子情,與殘疾人心貼心,盡力補圓他們內心中和生活中的欠缺,重新看到幸福生活的可能性。
篤信好學、自然寬和,難忘南湖邊的校友情 按照組織的工作安排,成文鋒與殘聯工作結緣,卻不想在金灣區殘聯,她擁有的助人之“情”得以完全地發揮,給予殘疾人一份熨帖心靈的光和熱。見人有難即出手相助的“情”,成文鋒自小便已養成,民大則使得這份“情”更加根植于內心。 在民大就學的四年時光里,讓成文鋒最難以忘懷的,是南湖邊淳樸的校友情。作為大學班上的生活委員,“看到別人有困難就伸手拉一把”是職責更已成為本能。在生活艱苦的年月里,身為女生的成文鋒常常將飯票贈予飯不夠吃的男同學。她幫助別人不怕麻煩,認為“被需要是最大的幸福。” 已經畢業多年的她仍然記得校訓“篤信好學、自然寬和”。“篤信”教給她做人要擁有堅定的信念和理想,“寬和”讓她懂得與他人友善、和諧相處,教導著她成為一個公平正義有愛心的人。 民大教給成文鋒寬和與善良的真諦,在今年的畢業典禮上,校長李金林也用成文鋒奮戰在助殘一線的事例,勉勵學子們,“長做善良的追夢人”。成文鋒談到:“不論工作的種類和所處的地方,都要有一顆初心,拼搏到感動自己,努力到無能為力。我堅信善良是一種世界通用語言,要善良下去,從幫助別人中發揮出自己的價值。”這也是成文鋒的人生信條。 成文鋒在微信朋友圈總是分享她殘聯工作的點滴與心得,并且發動身邊人去保護和關愛殘疾人。讓殘疾人的生活從凜冽寒冬到春暖花開,殘聯工作的7年時間里,成文鋒都在盡力補圓這道“溝塹”。盡自己的心與力幫助生命中有欠缺的人群,對已經51歲的成文鋒來說,這是一個助人助己的人生體驗,是他們共同成長的人生歷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