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岸心音”第十講開講 湖北廣播電視臺劉征:如何講好故事
作者:陳好 覃曉楠 來源:黨委宣傳部
10月17日晚,由黨委宣傳部主辦、校大學生記者團承辦的“柳岸心音”線下沙龍系列講座第十講在大學生活動中心舉行。湖北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副主任、高級記者劉征應邀來校,作題為《如何講好故事——新聞精品創優案例解析》的專題講座。校大學生記者團及全校各二級單位學生記者代表參加本次活動。

劉征分享如何如何講好故事。李玥瑤攝
劉征結合自身多年一線新聞采編與創優實踐經驗,從“如何發現好故事”與“好故事的模樣”以及“講好故事的幾步走”三個維度,深入淺出拆解“講好故事”的核心邏輯。他提出,發現好故事需具備“堅韌、勇敢、愛”三大品質——從“東方之星”沉船事件中,年輕記者堅守多日獲取獨家救援錄音的“堅韌”;到武漢封城期間,廣播團隊臨危開啟“我們在一起”特別直播的“勇敢”;再到“小偷之死”報道中,以悲憫之心關注生命價值的“愛”,一個個鮮活案例讓在座學生們深刻理解好新聞背后的精神內核。
圍繞“好故事的模樣”,劉征分享了“困境+幫助=良性結果”的創作公式,并通過三星印度廣告、大眾銀行公益廣告等案例,闡釋如何用“特寫鏡頭”捕捉細節、打動人心。他鼓勵同學們在創作中,要善于運用這種“鏡頭感”來展現細節、塑造人物、傳遞情感。針對如何講好新聞故事,他強調“講政治”是核心前提,提出“遠話題拉近、硬話題化柔、大話題化小”的“三把鑰匙”,同時要掌握傳播的流量密碼,即共情,給讀者提供情緒價值,讓讀者產生同理心,最后達到好故事的三重境界——共情、共鳴、共振。

學生記者認真學習。李玥瑤攝
在互動環節中,針對同學們提出的“AI時代如何保持文字溫度”“保研采訪稿件如何避免制造焦慮”等問題,劉征給出具體建議:既要擁抱AI這個素材搜集加工工具,更要堅守自身判斷;撰寫典型人物時,需跳出“臉譜化”,挖掘其困境與成長,以真實感引發共鳴,避免傳遞焦慮。
此次講座兼具理論高度與實踐指導價值,為學校校園宣傳隊伍搭建了與行業資深專家交流的橋梁。與會同學紛紛表示,通過這次學習,他們對新聞工作的理解更為深入,對“如何講好一個故事”的方法論有了更清晰的認知,未來也將把所學所悟積極運用到實際工作中,用有溫度、有力量的文字,講好學校故事、傳播好學校聲音。
責編:劉虹 審核:雷長生 上傳:劉虹 發布時間:2025-1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