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勤奮好學,是校級優秀共青團員、“三好”學生、校級先進個人,獲得過國家獎學金、專業獎學金等;她積極參加學術調研和課外科技作品競賽,所在團隊斬獲校二等獎;她專業能力過硬,在學校組織的第九屆模擬法庭大賽中拿到季軍,在全國大學生版權征文大賽中獲得本科生組三等獎……這一路走來,法學院2018級的馬鑌倩披荊斬棘,穩步前行,收獲滿滿,并以夏令營考核第一的優異成績成功上岸法學生的夢想學府——中國政法大學。

勇于挑戰,在轉折中成就自我
一年的預科經歷,讓馬鑌倩在收獲快樂的同時,也堅定了在學術上不斷鉆研奮進的信念。她坦言,預科那一年每天都過得無憂無慮,但太過悠閑的日子卻使她感到了對前路的迷茫。在選專業的岔路口,法學研究社指導老師的一句“適合”和“期待遇見”,以及家人寄予的期望鼓勵著她,于是她決定闖入一個對自己來說全新的領域——法學。預科結業后,馬鑌倩以優異的成績順利進入了法學院。
進入本科學習后,扎實的基礎加上勤奮的學習,馬鑌倩的專業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此時她又萌生了前往重慶大學交流學習的念頭。放棄已經適應的大學生活,去往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開啟一段新的旅程,做這樣的決定是有一定困難的。但她在深思熟慮后還是決定跳出舒適圈,去搏一個闖出去的機會。雖然初入重慶大學陌生的環境也曾經讓馬鑌倩產生極為焦慮的情緒,但關關難過關關過,她不斷調整自己,漸漸地適應了新的大學環境,適應了自己的新身份。在全新的環境中,沒有學生工作,也沒有社團,馬鑌倩可以在下課后馬上去圖書館完成額外的學習任務。也正是在那個階段,她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認識到了學習才應該是自己在大學階段最高的追求。
回顧前路,馬鑌倩笑稱,從預科到本科,再到前往重大交流學習,3年拿了3個學生證,度過了3個不同的人生階段,可謂是經歷豐富,但也正是這段獨特的經歷讓她的大學生活有了不一樣的轉折,有了更清晰的人生目標和努力方向。
安于淡泊,在成長中享受自我
雖然曾多次拿到專業第一的成績,但馬鑌倩并不要求自己去保持這樣一個“第一”,她更重視的是努力的過程。合適的學習方法也許是她保持這份從容心態的秘笈,她說自己的學習主要分為專業和應試兩部分。專業方面的學習重在平時,馬鑌倩十分注重對上課時間的充分利用,認為課堂時間是最適合用來學習新知識的,所以對于每堂課她都會認真地對待。應試方面則重在掌握應試策略,弄清楚考試的目的、內容,及時地去完成查漏補缺。兩相結合,既能夠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又能夠從容地去面對考試。
在準備參加2021年全國大學生版權征文大賽的作品時,馬鑌倩前前后后耗費了半年左右的時間,進行了大量的資料搜集和整理,前后六易其稿。她認為,這篇文章最大的閃光點便是其“版權向善”的價值觀念。她覺得最大的收獲是在參賽的過程中法學院鄭穎捷老師給予的幫助,幫助她堅定自己想要竭盡所能關注弱勢群體的理念。
關于保研,其實在大三之前馬鑌倩并沒有刻意地追求保研成績。她說:“目標只是讓你變得更好的一個動力,但不能被目標束縛了自己。”無論是學生工作還是科研競賽,她大都出自興趣。就連最后獲得較好的成績時她也會笑談運氣好。可這運氣不是憑空而來,是源自她一直以來的努力,最終獲得了保研的機會,這也是一個自然而然的結果。
心懷責任,在實踐中奉獻自我
馬鑌倩自始至終對自己的專業保持著一個熱忱的態度。她表示,在真正地接觸和深入學習了法學之后,法學已經成為了她的一種信仰。在她看來,專業學習并不僅僅是學習法律的條文,而是學習法律的格局、胸懷和責任。
老師曾經告訴馬鑌倩,“學習法律,需要沉下去,沉到基層去看看大眾的生活。”于是她在一次假期社會實踐中,走訪貧困村,看到了許許多多需要幫助的人們,也讓她才真正意義上感受到了學法背后沉重的責任感。“建設法治國家需要我們每個人一起去努力,法學生在其中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也因為這一份熱愛和責任,她表示在學成之后愿意花更多的時間進行對口支援,為社會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河南省商丘市梁園區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庭實習期間,馬鑌倩認識到法官的每一個決定都會對當事人的人生產生重大的影響。這讓她再一次真切感受到了法學的神圣性與責任感,也更加堅定了自己深入基層、關注民眾的信念。
真正努力的人從來都是步履不歇。在獲得了保研資格之后,馬鑌倩也未松懈,而是爭取到了在益禾堂擔任法務的實習工作。她的法學深層次之路也邁進一個全新的階段——將理論知識運用于實踐,以自己的學識和努力承擔一份法律人的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