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精準定位,穩步實現人生規劃——生醫學院2018級研究生夏倫騰的就業路
作者:彭婷 夏曉瑀 張婧婧 來源:
畢業季即將來臨,就業是眾多畢業生面臨的問題。據最新統計,2021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達909萬人,再創歷史新高。加之疫情防控常態化和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畢業生就業形勢更加嚴峻復雜。

生醫學院2018級研究生夏倫騰
面對未來,面對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畢業生各有選擇。生醫學院2018級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研究生夏倫騰結合自身情況準確定位,不跟“非大廠不進”的就業熱,做好周全的就業計劃,成功就業至步步高教育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穩步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的就業路。
合理定位,踏實規劃就業道路
2020年5月,對于夏倫騰來說,無疑是忙碌而充實的一個月。在結束小論文發表的工作之后,他便忙著準備6月份的校園秋季招聘會提前批。結合讀研時的硬件研發方向和市場需求,他一開始就有了明確的求職意愿,準備從事硬件工程師及相關的研發崗位。“相對于軟件方向而言,我對硬件研發更感興趣,而且硬件門檻較高,就業前景比較好。”夏倫騰說。
目標確定后,夏倫騰就對應聘崗位所需的電路分析模擬電子電路、數字電子電路、微機原理、信號完整性、FPGA原理等基礎課程進行了系統性的學習,一邊利用網絡資源準備基礎課程的學習,一邊熟悉復盤簡歷上所提到的項目細節,思考面試可能問到的問題。7月,秋招開始正式投遞,夏倫騰先后向四五十家大公司投遞了簡歷,進行了一輪又一輪的筆試、面試。在投遞簡歷時他也有自己的想法,選擇先投遞優先級并不是很高的公司,之后逐步遞增,在面試筆試中逐步學習,總結發現問題,積累面試經驗。
“HR會針對簡歷上一些項目細節進行提問,考察你在項目里扮演的角色,之后直系主管會問你關于公司產品方面的問題。”夏倫騰介紹說,“他們還會看你對這個行業是否有足夠的熱情,對技術前景是否有足夠的了解。”踏踏實實地走過求職之路,2020年9月,夏倫騰就收到了幾家大公司的offer,包括匯頂科技有限公司、ATL寧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步步高教育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等,根據就業前景、生活成本和城市環境,9月中旬夏倫騰決定簽下步步高教育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就職硬件基帶工程師。
“步步高公司發展前景比較好,而且他們給我提供的崗位是研發崗,符合我對自己的就業定位。”談及最后選擇簽約步步高的原因,夏倫騰說。就職公司位于深圳,薪資合適,生活成本也不算太高,而且公司還為員工提供單身公寓,這也為夏倫騰省下了租房的錢。
成功上岸,用心總結就業經驗
談及自己的就業經驗,夏倫騰說:“對于想就業的同學來說,提前準備好秋季招聘會是十分重要的。相對于春季招聘會,秋招提供的崗位會更多,春招的時候,一部分考研沒有成功的同學也會參加春招,競爭會更加激烈。”對于一些非大公司不進的現象,夏倫騰認為十分正常。大公司對于求職者的要求會更高,面試前最好做足兩手準備,可以多投遞幾個志愿崗位,并且要懂得退而求其次。
豐富的面試、筆試經驗固然重要,但最核心的基礎科研能力也是招聘公司比較看重的。充分的準備是他就業成功的基石。讀研期間,夏倫騰在2019、2020年蟬聯專碩綜測第一名并獲得學業一等獎學金。除了認真學習之外,他還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科研能力,先后在多種期刊上發表論文。他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北大中文核心刊物《計算機應用》上發表《基于KNN-DTW方法的盲人物聯網手杖系統》,另有3篇論文發表在統計源科技核心期刊,此外他還獲得兩項國家發明專利。
目前,夏倫騰已經在深圳的就職公司實習一個月了,他認為之前在學校的所學和工作的要求還是有一定差距,“我的參賽經歷、項目經歷豐富,但是我做的基本上都是模塊化的東西,實際做到設計項目落地的能力還是比較欠缺。”夏倫騰深知自己的優勢和不足,接下來他會根據公司的要求多鍛煉提升自己的能力。
因勢而新,多元選擇靈活就業
打鐵還需自身硬,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生醫學院研究生輔導員吉梅提出建議:“要做好自身定位,找準目標,可以選擇先就業再擇業;一定要提前準備,只有做好充足的準備才能抓住機會。”
近5年來,我校畢業生就業類型包括協議就業、靈活就業、繼續深造(國內升學、出國(境)留學)、自由職業和自主創業這5類,其中“協議就業”為學校畢業生的主要就業類型,繼續深造次之。從單位流向來看,各類企業成為畢業生就業主戰場,民營企業是歷屆本科畢業生就業的“穩壓器”。
響應國家政策,把青春奉獻在祖國建設基層也是一種就業選擇。近年來,學校積極響應國家和地方實施的“西部計劃”“三支一扶”“應征入伍”“大學生村官”等基層項目,鼓勵畢業生到基層、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我校原歷史系1997屆校友伍勤忠,連任兩屆廣西天等縣都康鄉把孔村第一書記,把孔村貧困發生率降至2.72%,實現脫貧摘帽,由此榮獲廣西區“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稱號,2020年獲評全國先進工作者。民社學院2009屆畢業生王東海,帶著夢想奔赴西藏,成為了一名大學生村官,先后獲評全國十佳“村民貼心人”“全國農業科教興村杰出帶頭人”。他們都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了人生的輝煌。
就業是民生之本。為更好地推動畢業生就業,學校不斷深化校地、校企事業單位合作,積極整合各類資源,加強就業指導服務的精準化和精細化,為畢業生順利就業拓寬就業渠道,提供就業機會。而合理定位目標,有序規劃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就業核心競爭力,則是每一個同學應該走的必由之路。
責編:劉虹 審核: 上傳: 發布時間:2021-04-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