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提高石油和化工人才培養質量,發揮石油和化工教育在現代化建設中的人才支撐作用,中國化工教育協會近期開展了全國石油和化工教育教學名師、優秀教學團隊、優秀教學管理人員的認定工作。10月底,認定工作結果揭曉,我校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可持續化學與材料教學團隊入選全國石油和化工教育優秀教學團隊。
可持續化學與材料教學團隊由張道洪教授和李琳教授領銜組建,共有21名成員,其中教授12名、副教授7名、講師2名,是一個銳意進取、團結協作、勇于創新的優秀集體。團隊成員專業跨界化學、化工、材料等領域,具備從基礎研究到重大工程研發的能力,打造了在催化材料、高分子材料等領域有重要影響力的教學團隊和學術團隊。團隊教師面向國家“雙碳”目標和可持續化學與材料發展等重大戰略需求,圍繞“生物基單體合成-高分子材料設計-降解/循環回收利用”創新鏈,開展可持續化學與材料的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教學與研究工作。
經過近20年的持續建設,團隊形成了黨建與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科學普及深度融合的工作機制。團隊教師始終堅持以德為先,強調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爭做“四有”好老師,當好“四個引路人”,取得了突出成績。團隊入選湖北省自然科學創新群體、國家民委創新團隊和湖北省科技創新團隊,承擔國家級項目20項、省部級項目20項、企業委托項目34項,并榮獲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技術發明一等獎2項。
團隊根據民族高校特色,制定了既堅持理工融合,又將課程思政理念和科普教育有機融入教學和育人的個性化、模塊化培養方案,構建了“五結合、四檢查、三平臺、二面向、一體化”專業人才培養育人體系,以及符合民族學生特點的“四融合一拔尖”理論教學體系和多層次“三階遞進”實踐教學體系,建成了本碩博貫通培養體系。獲得了10門國家級/省級一流課程、2門教育部國際課程。指導學生在全國“挑戰杯”、全國高分子創新創業大賽、全國大學生化工設計競賽等比賽中獲獎80余人次,培養的學生榮獲全國優秀志愿者、全國高校百佳心理委員、湖北省向上向善好青年等榮譽,對學院2個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和化學一級學科博士點以及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的順利獲批,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