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6日,由國家民委、中國科協、共青團中央、中國地震局等部門聯合舉辦的2025年“科普邊疆行”暨“科普鄉村行”廣西地區科普活動在德保縣和田東縣開展。我??茖W研究發展院組織20名師生參加了此次活動。
本次活動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致力于提升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廣大群眾的科學素養,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顒訃@科普進學校、科普進鄉村、科普進社區等三個方面進行,自治區民宗委、百色市民宗委、德??h和田東縣人民政府相關單位代表參加活動。

我校師生在德??h城關鎮南山小學科普活動啟動儀式現場。 韓鵬攝
在德??h、田東縣科普活動啟動儀式上,自治區民宗委、我校科學研究發展院、德??h城關鎮南山小學、田東縣作登瑤族鄉中心小學相關負責人分別致辭。我校此次向南山小學和瑤族鄉中心小學分別捐贈了3萬元科普資源包,用于學校科普建設。
啟動儀式結束后,我校研究生支教團成員為兩所學校師生精心呈現了兩場別開生面的科普舞臺劇,并開展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專題講座?;顒舆€設置了非遺扎染手工互動教學環節,讓同學們在親手體驗中感受傳統技藝的魅力。

我校教師團科普講座現場。 韓鵬、伍富康攝
隨后,科普團教師成員分別在兩所小學開展了生動有趣的科普講座。電信學院白迪老師以《芯片的奧秘》為題,介紹了芯片的基本結構與現代電子信息社會的重要作用;藥學院周莉老師通過《神奇的腸道菌群王國》講座,講解了人體微生物群的生態功能和健康意義;計算機學院田莎莎老師與王芷琳同學共同呈現《走近人工智能》講座,通過智能機器人展示和互動體驗,讓同學們領略了人工智能的神奇;化材學院李琳和梅鵬老師分別開展《“我”就是神奇的催化劑》和《水果也能發電?——檸檬電池的秘密》講座,揭示了化學反應的催化機制與化學電池工作原理;資環學院占偉老師以《水污染及水環境保護》為題,通過實驗展示了水污染的治理方法,并倡導節約用水;生科學院于孟飛老師以《小矮馬的誕生記》為題,科普現代生物育種與繁殖技術,展現生命科學與畜牧業的緊密結合,引發了學生濃厚興趣。
生科學院陳雁老師、于孟飛老師,藥學院周莉老師分別深入城關鎮綠柳村和盛林社區,開展鄉村生物技術課程培訓和專題科普講座,面向鄉村農戶普及前沿植物栽培種植,生物保育、擴繁等基礎知識,為傳統農業注入科技新動能。同時,他們還面向社區群眾作植物栽培種植及生命科學講座。
此外,我校研支團成員在德??h和田東縣還開展了大學生科普志愿活動,分別走訪了2組鄉村留守兒童家庭,詳細了解孩子們的學習情況、生活狀況和內心世界,贈送AI翻譯筆禮品并進行AI科普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