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與湖北興山縣共建昭君文化實踐教學基地
作者:袁愉雯 袁磊 來源: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
7月1日,正值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在王昭君故鄉湖北興山縣,中共興山縣委統一戰線工作部(興山縣民族宗教事務局)與我校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簽署關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與實踐合作協議書并舉行昭君文化實踐教學基地授牌儀式。

授牌儀式現場。趙祎翾攝
興山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王新艷表示,興山作為昭君故里,擁有深厚的民族團結歷史底蘊,是開展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的天然課堂。中南民族大學是我國民族研究的高地,期待雙方以此次合作為契機,資源互補、深入交流,共同推動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
民社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陳祥軍表示,昭君文化是多元文化交相輝映、和合共融的歷史見證,也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資源。學院將通過設立課題、組織學術交流、推動成果轉化等方式,服務地方發展,踐行“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使命。
興山縣委統戰部副部長、縣民宗局局長張立國在座談中表示,興山縣將全力保障合作落實,并提出干部交流、文化節參與、體驗項目建設三方面建議,推動合作走深走實。
民社學院黨委副書記王璐璐表示,師生“鑄牢”宣講團將繼續走進田野,在基層講好“石榴籽”故事,助力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發展。
與此同時,民社學院“同心石榴籽”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學習實踐宣講團正式開啟暑期社會實踐系列活動,分別前往湖北省興山縣與內蒙古自治區,圍繞昭君文化主線開展“跟著《概論》教材走中國”系列活動,為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走深走實、見行見效貢獻民大力量。

學院師生與當地領導合影。 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供圖
責編:劉瓊 審核:雷長生 上傳:馮珊珊 發布時間:2025-07-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