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下午,學校在石榴園舉行“共育一棵石榴樹 共聽一堂思政課”活動。校黨委書記徐業勤,校黨委常委、副校長李紅燕,各職能部門負責人、各學院學生工作負責人、新生輔導員與來自五湖四海的300余名新生代表同上“鑄牢”教育第一課?;顒佑衫罴t燕主持。

活動現場。賈子督攝
徐業勤以《共育團結石榴樹 同心筑夢新時代》為題講授“鑄牢”教育第一課。他系統回顧了我校的辦學歷程、特色優勢以及育人成果,深刻闡述了學校“因黨而生、為黨而立、跟黨而行”的紅色基因,以及始終與中華民族命運休戚與共、與祖國發展同頻共振的責任擔當。同時,他向同學們提出三點期望:一要志堅行篤,爭做民族團結進步的青春使者;二要勇擔使命,成為民族復興偉業的堅定奮斗者;三要攜手共進,做學校蓬勃發展的積極參與者。他勉勵同學們積極響應時代號召,在中南民大這片沃土上扎根相依、同心成長,共同書寫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青春篇章。

徐業勤講授思政課。郝嘉欣攝
隨后,徐業勤與同學們一道,將來自全國各地的“團結之水”緩緩澆灌到象征民族團結的石榴樹下,并共同系上寓意深遠的同心結。每一滴水,都承載著故鄉的情誼、民族的記憶和文化的根脈;每一次澆灌,都是生命的交融,力量的匯聚,更是責任的賦予。

徐業勤與學生代表共同澆灌石榴樹。賈子督攝

活動現場。賈子督攝
“當這瓶來自一千多公里的家鄉水,和全國各地同學們帶來的水一起澆灌到石榴樹時,我感受到了‘民族團結’不只是書本上的概念,更是‘命運共同體’理念的生動演繹和深刻實踐。我們就像這些石榴籽一樣,雖然來自不同地方,但在這里緊緊相依,這份歸屬感特別真切!”藥學院2025級本科生張嘉敏激動地說。
據悉,此次家鄉水采集區域包括長江、黃河、黑龍江、雅魯藏布江等20余條河流流經區,采集點自北向南、從西到東,共涉及湖北、湖南、甘肅、寧夏等地的120多個地區。
本次活動以“水”為媒、以“樹”為證,將民族團結教育融入新生入學教育。學校將持續深耕這一特色活動,不斷強化“鑄牢”教育的育人功能,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如石榴樹般根深葉茂、花繁果碩,培養出更多志堅行篤的民族團結進步青春使者,為民族復興偉業貢獻更多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