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宋發軍帶隊赴新疆和田地委黨校看望6名在和工作畢業生代表,并與和田地委組織部開展校地合作座談。和田地委組織部負責同志,我校黨政辦公室、黨委組織部、就業與校友工作處、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學院(機器人學院)、計算機學院(人工智能學院)等單位負責人、輔導員代表一同參加。座談會由和田地委組織部部務委員張樹雄主持。

座談會現場。 王之攝
座談會上,張樹雄代表和田地委組織部致歡迎詞。他對宋發軍一行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對學校長期以來為和田地區輸送優秀人才表示衷心感謝,并高度肯定了我校畢業生代表在和田基層崗位上的貢獻,在地委黨校培訓期間的優異表現。他提到,這些畢業生帶著母校的囑托與期望,扎根和田、服務群眾,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邊疆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
畢業生代表結合自身從校園到邊疆的工作的培訓經歷依次發言。2016年入職于田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的伊慧芳回顧了從外語專業到財務管理崗位的跨界成長,感慨“基層是最好的課堂,群眾是最好的老師”。2025年赴和田地區工作的畢業生代表倪萍、韓東平、張奇晰、汪士杰、陳漢彬等紛紛暢談在和田培訓的感悟,表達了對母校的感恩,勵志要“將學校專業所學積極融入和田地區發展實踐,當好‘新和田人’”。
宋發軍對我校畢業生們的成長與擔當給予充分肯定,并對大家提出殷切期望。他強調,青年學子生逢其時,更要重任在肩:一是要胸懷大志,腳踏實地。遵循“向下扎根,向上生長”的成長之道,以遠大理想校準人生坐標,沉心扎根基層一線,將個人追求深植國家發展大局。二是要轉變角色,錘煉本領。秉持“調整合理預期,爭取最好結果”的心態,在解決實際問題中鍛煉思路、提升能力、塑造品格,潛心耕耘事業。三是要放眼未來,不負青春。充分認識“選擇扎根新疆、服務國家戰略,就是選擇了充滿希望的未來”時代內涵,以“長跑者”的姿態堅持奮斗,以堅韌不拔的毅力書寫青春答卷,在新時代的邊疆大地上綻放光彩。

參會人員合影。 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供圖
座談會上,老師們以“十年之約”勉勵畢業生,讓畢業生代表倍感振奮,也激發了他們扎根邊疆的信心和動力。據悉,學校將持續關注畢業生發展,深化與和田地區的交流合作,為培養更多扎根基層、服務邊疆的優秀人才而不懈努力,讓“向東看,往西走”的育人理念在新時代結出更豐碩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