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舉辦第十期“榜樣的力量”先進人物訪談活動
作者:宗茗 來源:工會
6月30日下午,由校工會主辦、各基層工會協辦的第十期“榜樣的力量”先進人物系列訪談在學術交流中心舉行。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工會主席宋發軍出席活動。本次訪談邀請了藥學院院長付海燕,科學研究發展院院長張道洪,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院長陳祥軍,中華民族共同體學院院長李從浩,副院長李學保、方清云作為訪談嘉賓。活動由外語學院張佩老師主持,吸引了各學院師生代表等百余人參加。
付海燕教授長期從事食藥安全品質和真實性溯源新方法新技術的研究,致力于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她入圍了2024年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和2022年全球頂尖前10萬科學家榜單,并擔任中國青年化學家元素周期表Cd元素的代言人。付教授分享了其在食藥安全領域的創新成果,并介紹了如何通過科普課程和便攜式檢測工具,讓食藥安全知識走進千家萬戶。

付海燕教授訪談現場。 工會供圖
張道洪教授是國家民委創新團隊和湖北省自然科學創新群體帶頭人,帶領團隊在汽車輕量化改性塑料界面增強和高效節能制造關鍵技術方面取得突破,榮獲2024年湖北省科學技術發明一等獎。張教授積極推動科研成果轉化,與金發科技、太湖電工等企業開展深度合作,創建了企業研發中心,助力企業成功上市,創造了超百億元的新增產值。張教授分享了其在科研領域的卓越成就和人才培養經驗。

張道洪教授訪談現場。 工會供圖
陳祥軍教授介紹了自己通過野生動物拍攝堅定了追求人類學的心路歷程,并以其豐富的田野調查經歷,展現了人類學研究的魅力。他深入新疆的戈壁荒漠,探索野馬的世界,從準噶爾盆地到帕米爾高原,足跡遍布草原與高山。陳教授強調,田野工作是人類學從業者的成年禮,通過扎實的田野調查,他對自然環境、野生動物及當地社會有了深刻的認識。他還分享了指導學生和發起讀書會的經驗,鼓勵同學們勇于探索、無懼失敗。

陳祥軍教授訪談現場。 工會供圖
李從浩、李學保、方清云3位教授共同介紹了中華民族共同體學院在教學、科研、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方面的成果。他們強調,學院時刻牢記“國之大者”,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要求落實到《中華民族共同體概論》課程教學、中華民族共同體學交叉學科試點建設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建設等各項工作之中,致力于將學院建設成為新時代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重要人才培養基地、理論研究基地和新型高端智庫。

李從浩、李學保、方清云教授訪談現場。 工會供圖
“榜樣的力量”訪談活動是校工會的品牌活動之一,旨在挖掘、總結并宣傳我校在教學科研、教書育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等方面取得優異成績的先進集體和個人,讓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在校園落地生根,激勵廣大教職工積極投身教育事業,為學校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責編:劉瓊 審核:雷長生 上傳:馮珊珊 發布時間:2025-07-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