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上午,我校首屆研究生邊疆(阿拉山口)共建服務團出征儀式在學術交流中心舉行。校黨委常委、副校長覃瑞,研究生院、黨委學生工作部和相關培養單位負責人,師生代表及服務團全體成員參加儀式。儀式由研究生院院長覃俊主持。
研究生院相關負責人就服務團的人員遴選、崗位配置、行程規劃與組織管理機制作了專項說明。學校首次組織遴選了11個學院的30名研究生組成共建服務團,暑期赴阿拉山口開展“邊疆礪青春·鑄牢聚星火”實習實踐活動,從6月23日開始至8月21日結束。30名同學將奔赴阿拉山口市24家單位包含科技局、統計局、市委宣傳部等職能部門進行實習實踐活動。
會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黨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州政協黨組副書記木合甫力·艾山以錄制視頻形式致辭,感謝學校對邊疆建設的支持,高度肯定實踐項目對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積極作用。研究生代表蔣蔚然作承諾發言。學工部副部長馬進從身份定位、目標達成、紀律執行三方面對隊員進行指導。在自由交流環節,與會師生就阿拉山口市氣候適應性、作息安排與安全保障等議題展開深入討論。
覃瑞為服務團授臨時黨支部黨旗與團旗,宣告實踐活動正式啟動。他強調,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70周年之際,此次赴阿拉山口開展實踐是我校深化實踐育人的創新舉措。他向全體成員提出五點要求:一是強化理論武裝,筑牢信仰之基;二是扎根基層一線,服務邊疆發展大局;三是錘煉專業能力,勇擔創新使命;四是深化實踐總結,提升育人實效;五是嚴守安全紀律,落實“零報告”制度,完善極端天氣等突發情況應對預案,保障全體成員平安返校。
據悉,此次實踐活動是我校響應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推動興邊富民行動和教育援疆政策的具體實踐。學校黨委組織部還批準成立了臨時黨支部,確保實踐期間高質量完成任務。服務團成員承諾,將以實際行動踐行責任,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注入具有民大特色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