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洵

(圖片:數學與統計學學院學生標兵候選人張芷惠)
數學與統計學學院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2019級學生標兵候選人張芷惠,曾榮獲國家獎學金、2022年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特等獎提名、2022年泰迪杯數據挖掘競賽國家二等獎、第十三屆“藍橋杯”國家三等獎等榮譽,保研至華東師范大學。
“初識信息與計算科學,很多人會把它當作計算機類專業,而實際上它是個‘根正苗紅’的數學類專業?!钡珡堒苹菀矎娬{,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的特點是數學和計算機科學兩個學科都需要學習,數學的基礎能比較容易理解各種算法的原理,編程的運行則需要將算法應用到實際中去,因此它是人工智能、數據挖掘、機器學習這類研究的基礎,也是數學與信息、管理、經濟、金融、社會等科學相互聯系的一個重要橋梁。
“你為什么選擇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在黨和國家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今天,信息與計算科學的學習對于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構筑新一代信息技術增長引擎具有重要的作用。我想,這就是我的答案?!?/p>

(圖片:數學與統計學學院學生標兵候選人張芷惠)
向外進取,向內堅柔。進入大學以來,張芷惠一直以認真求實的態度來對待生活。她懷抱夢想又腳踏實地,敢想敢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在專業學習之外,張芷惠積極參與學科競賽,在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擔任隊長并獲得特等獎提名,在泰迪杯數據挖掘挑戰賽中獲得國家二等獎,累計獲得省級及以上獎項十余項,將理論知識運用到比賽中去,真正地做到了“學以致用”。專業競賽之外,張芷惠還積極參加了“互聯網+”、“挑戰杯”、“三創”等比賽,這些比賽讓她發現了一個新的自己。“大家各有所長,集思廣益,不斷地去完善和創新。”在這個過程中,她逐漸掌握了寫商業計劃書、剪視頻和做小程序界面圖的技能,她嘗試了很多,也學會了很多,不斷地迎接挑戰,不斷地化險為夷,從成功和失敗中收獲成長的秘籍。
“身在異校,需要表現得更好。”張芷惠在重慶大學交流學習的一年中,擔任數學與統計學院5班班長,出色地完成各項任務,積極帶頭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與同學們相處得十分融洽。張芷惠說:“雖然我可能在天分上不足,但是我會通過不斷的努力來表現自己不一樣的一面。”正是這種堅持的信念伴她在大學之路上愈發昂揚進取。

(圖片:數學與統計學學院學生標兵候選人張芷惠)
探究曠野,收藏月光。“如果是個人賽,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堅持。比如‘藍橋杯’比賽,在報名之前,就應該做好規劃;如果是團隊賽,最重要的就是團結。大家分工合作,三個人一個寫代碼,一個寫論文,我就負責建模。在建模的過程中我會跟隊友討論,建了模型之后也會給他們講我的思路。在整個比賽過程中我們相處的也很愉快,大家基本上都是一起來一起走?!比绻f學習和比賽是夜晚下的曠野,讓她不畏困難,那么她參與的“動”援武漢公益打卡以及“去遠方”“一起云支教”等志愿活動就是照進張芷惠心中的月光,她說:“我身處‘曠野’,但有‘月光’相伴,所以,無論何時,我都希望能夠盡自己的一份力量,回饋社會?!?/p>
張芷惠熱愛學校,更加珍惜大學的美好時光?;赝哌^的旅程,有忙碌也有充實,有付出也有收獲。是堅持讓她進步,是堅持讓她優秀,只有堅持的人才可能到達遠方成功的彼岸,也只有堅持到底的人才可能書寫人生最壯麗的篇章。請相信:逐漸成長中的張芷惠,正如一只嗷嗷待哺的雛鷹向搏擊長空的雄鷹蛻變,她的羽翼正逐漸豐滿,有朝一日,她將會像雄鷹般在蔚藍的天空中翱翔,求索更遠的天地。
(編輯:于欣 易欽 審核:劉紅娟 上傳:易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