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社會都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團結一心,共同抗疫。中南民族大學的師生們雖然被疫情分隔,但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著對抗疫的支持。在文傳學院祝翔老師的指導下,2017級廣告學專業宋禹瑩與美術學院2018級陳雪梅同學合作創作了《不足為懼之悟空降妖篇》、《不足為懼之奧特曼戰怪篇》、《不足為懼之鐘馗驅鬼篇》系列作品,2017級廣告學專業申雨心和2018級漢語言文學專業易江南同學合作創作了《守》。兩幅作品共同表達了我院師生抗擊疫情的決心以及對抗疫一線工作者的敬意。
《不足為懼之奧特曼戰怪篇》 不足為懼之悟空降妖篇》
《不足為懼之鐘馗驅鬼篇》 宋禹瑩同學的“不足為懼”系列作品分別選用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經典人物形象孫悟空、鐘馗,以及人們耳熟能詳的經典熒幕角色奧特曼,將這些經典的人物形象以救護車、防護服以及人們的防疫行為組合呈現。這些武力高強,能夠逢兇化吉,戰勝敵人的形象,比喻了全國人民齊心協力,定可以將象征著病毒的反派打倒。
《守》 申雨心和易江南同學創作的《守》是想體現醫者的“守護”。這一想法源自易江南同學的生活經歷:“我叔叔是醫生,他在我們城市的醫院工作,春節不能回家。想到武漢肯定有很多這樣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我們的平安是有他們在守護,所以就畫了這樣一幅畫。” 守是會意字,宀表示房屋,寸在古代又是“手”的意思,結合自己的專業知識,易江南把醫生的“守護”更加具象化,化“宀”為醫護人員的翅膀,“寸”即是醫護人員的手,也代表著堅持。而作品中的少女不僅是患者的具象,也代表了美好,象征著希望,易江南認為醫者要守護的不僅僅是病患,還有人們的希望。同時黃色的“守”字也象征著光源,“背景是暗的,但我們還有光,醫護人員的守護就是光,也是希望”。 將奧特曼對怪獸的動作由“對峙”改為“打擊”,突出“戰勝病毒”的決心;將本來純藍的背景改為城市與黃鶴樓的組合,突出武漢主戰場的地位;將翅膀上的傷痕和血跡去除,表示醫護人員能守護得住;將“守”字從篆書改為人們更易看懂的隸書……兩個作品從初稿到成品一共經歷了20多天,文傳學院祝翔老師作為指導老師,從圖形表現、構圖、色彩、廣告語、畫面背景、氛圍營造等方面提了許多建議,并與學生一起不斷完善,最終呈現出令人滿意的作品。 疫情當下,學生與老師無法面對面交流,剛開始接到作品初稿時,考慮到溝通的限制,祝翔老師坦白說:“作品想要達到完美的效果是比較困難的。”但同學們的熱情和創意打動了老師,“首先創意上要新,同學們的創意點讓我覺得很興奮,有興奮才有激情,有了激情再加上大家互相鼓勵,興趣就來了”。 源自生活的創意加上精益求精的不斷完善,一“戰”一“守”最終克服了重重困難,完成了創作。所謂“言為心聲”,將“言”換成“作品”,文傳學院師生用這種無聲的方式默默地支持著抗疫工作,同時期待著疫情早日結束,民大師生能于春暖花開之際相聚于雙子塔下。 (來源: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 編輯:梁瀟瀟)
invisib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