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20:00,最后一班送站大巴車從體育館門前緩緩駛離,載著畢業生和學校滿滿的祝福駛向武昌站,送站的老師與同學們依依惜別,互道珍重。至此,2020屆本科畢業生返校離校工作圓滿完成。 按照上級部門的統一部署,根據常態化疫情防控要求和學校工作實際,經湖北省教育廳批準并經洪山區政府同意,6月17日至30日,我校符合返校條件的2020屆本科畢業生按照錯時錯峰、自愿的原則有序返校。學校以“十個一”系統發力,學校領導靠前指揮、統籌全局,各職能部門通力協作、妥善部署,各學院精心準備、溫馨服務,確保4000多名返校本科畢業生平安順利返校,安全有序文明離校。 一份精益求精的整體謀劃。學校自今年2月份即開始精心謀劃2020屆畢業生返校工作,學校領導多次召開畢業生返校工作專題會議,學習傳達落實上級文件精神,聽取各部門、各學院教職工的建議和意見,做到群策群力,集思廣益,制定了《中南民族大學2020屆畢業生返校工作方案》,妥善安排畢業生返校離校各方面工作。 一系列以生為本的團結合作。本著對學生負責、對學校負責和對社會負責的態度,各部門對照《返校工作方案》分工,以高度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在履職盡責過程中重細節、抓落實、促實效。校黨政辦、學工部、宣傳部、組織部、保衛處、教務處、招就處、團委、現代教育技術中心、圖書館、校醫院、后勤保障處等部門與各學院密切協同,先后發布了《關于2020屆本科畢業生提前做好返校準備工作的通知》《中南民族大學2020屆畢業生返校公告》《2020屆本科畢業生返校工作通知》《關于做好2020屆畢業生黨員黨組織關系轉接的通知》《關于開展團費收繳及辦理2020屆畢業生團組織關系轉接相關手續的通知》《畢業生辦理戶口注意事項》《2020年本科畢業生派遣、改派需知》《關于畢業生圖書歸還及遺失賠償的通知》,制作了動漫版《中南民族大學2020屆本科畢業生返校指南》,為本科畢業生順利返校離校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一鍵掃碼測溫的返校系統。學校建成“師生健康安全綜合管理平臺”,包含體溫檢測、返校申請審批等功能,在各大門處設置“快速測溫通道”,教學樓、宿舍樓建設100多個具有人臉識別功能的智能測溫點。返校學生“一鍵掃碼測溫”即可進入校園,為學生健康管理、校內軌跡管理等提供了可靠、便捷的信息化管理手段。 一個安全放心的校園環境。為讓廣大師生安心返崗返校,學校對校園進行多輪次衛生消殺。5月份,學校安排全體教職員工進行核酸檢測,對全體學生多次開展疫情知識、防護策略宣傳教育,各學院精準掌握學生的個人健康狀況及行程軌跡,要求返校學生做好居家防疫、線上學習,申請湖北省健康碼“綠碼”。6月8日,學校領導實地檢查了師生健康安全綜合管理平臺相關測溫點。6月9日,學校開展“2020屆畢業生返校演練”,模擬學生進校、進宿舍、進學院等環節,學校領導深入基層,抓細抓實畢業生返校工作流程及環節,查缺補漏,做到工作不留死角,不留空白,保障師生的生命健康安全,讓學生安心、家長省心、社會放心。 一堂凝神聚力的最后一課。畢業季既是學生與校園的離別季,又是踏上人生新征程的出發站。畢業生返校期間,各學院黨政領導干部、專業教師利用晚值班時間,深入學生宿舍當中,幫畢業生們搬運行李、整理物品,了解他們的實際困難,傳遞學校關愛。同時,各學院結合院情實際,紛紛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畢業紀念活動,給畢業生們一個小小的擁抱、一張簡單的合影、一段深情的寄語、一次莊嚴的撥穗正冠。一個個簡單而又溫馨的瞬間,飽含著學校對畢業生美好的祝愿與殷切的期盼。 一次細致入微的衛生清掃。學生久未返校,宿舍長期積灰怎么辦?為了給畢業生提供整潔優美的住宿環境,6月20日,以1901間畢業生寢室為重點,學校組織數百名教職工對學生宿舍樓棟進行了全方位的大掃除,并對所有學生衣柜張貼封條。隨后,學校領導對學生宿舍的衛生情況進行了檢查督查,反復確認,避免遺漏,確保返校畢業生宿舍潔凈,保護學生身體健康。 一份溫情溫馨的校園服務。宣傳部在校內懸掛橫幅、設置桁架盛情迎接各族同學回家。學工部、各學院在校內設計多處畢業生留影紀念點,并為畢業生準備了飽含學校深情的畢業生紀念品。為了解決學生餐飲問題,避免集中就餐帶來的疫情傳播風險,學校為每位同學安排了免費盒飯,學生持餐票將盒飯領回宿舍就餐。同時,學工部提前為每一位同學都準備一批行李袋,各學院細心細致做好畢業生信息收集、整理、核對等工作,并將學生畢業材料集中打包,在學生返校后有序發放。此外,學工部還開發了小程序“小民云相館”,可以讓因疫情原因無法返校的畢業生借此完成畢業照,也給無法返校的民大學子們一次重溫學校生活的機會。 一批用心用情的資金補助。疫情凸顯大愛,學校高度關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狀況,全面摸排因疫情致困的學生信息,設立專項困難補助,向184名因疫情致困的本預科生發放資助金,每人資助500至2000元不等,資助總金額12.64萬元;開通疫情防控期間的臨時困難補助和無息借款線上綠色通道,實現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兜底保障;開辟助學金發放綠色通道,簡化工作流程和審批手續,及時足額發放2019-2020學年春季學期國家助學金。為學生在家正常參與網絡學習,學校為每位學生發放100元/人的疫情防控期間網絡流量,總金額近280萬元。 一趟舒適便捷的迎來送往。畢業生返校離校期間,學校在武漢站、武昌站、漢口站設置接站點,在體育館門前設置送站點,每天8:00-22:00,每兩小時發車或坐滿一半發車,20余名教師志愿者穿戴帶有學校LOGO的白色T恤、白色帽子及工作牌,核驗學生身份和健康碼、測體溫、行李消殺、依次上車,累計發車200余班次。為了便于學生校內交通,學校安排了免費通勤車輛,往返于學校各大門、宿舍區,幫助學生托運行李、校內代步。6月29日,受武漢連日降雨影響,校園內多個地方漬水,為做好防汛救災工作,學校多部門聯動,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保障校園安全和各項工作有序開展,在校內投放了一批“愛心傘”,供學生遮風擋雨,在北區天橋下緊急搭建浮橋,放入小舟,靈活調度通勤車輛,擺渡學生進出,并將就餐物資自南區食堂轉運到北區食堂,讓同學們及時安全就餐,為畢業生艱難的返校路上增加了一分溫馨。 一場特殊難忘的“云畢業典禮”。6月22日上午,我校在大禮堂隆重舉行2020屆學生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典禮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學校領導現場為近300名畢業生代表撥穗正冠,未能到場的6000多名畢業生則通過企業微信直播方式“云”聚南湖畔,與家人共同參與畢業盛典。共有5875名同學獲學士學位,797名同學獲碩士學位,17名同學獲博士學位。“形式的變換,絲毫不減學校對每一位同學表示最熱烈的祝賀;時空的分隔,難以阻擋學校向每一位同學傳遞最誠摯的祝福。未能來到今天畢業典禮現場的同學,今后每年的畢業典禮都會為你虛位以待,我們歡迎你、等著你!”畢業典禮上,校長李金林作了題為《勇當時代搏擊者》的致辭,大家在淚目中報以熱烈的掌聲。 疫情無情,但隔絕不了學校對畢業生的愛。受疫情影響,部分畢業生沒有能夠返校,學校各部門、各學院克服人力短缺、時間緊張等種種不利因素,強化家校協同教育,把工作做到家,材料寄到家,就業服務送到家,關心關愛傳到家,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順利畢業,以飽滿的精神狀態踏上新的人生征程。 (審核:李川國 編輯:梁瀟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