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匯聚高水平青年人才力量,服務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中南民族大學啟動博士后招收規模倍增和待遇保障倍增的“雙倍計劃”,2024年計劃招收專職博士后人員30名,熱忱歡迎您加入學校共謀發展、共譜新篇。
一、學校簡介
中南民族大學創建于1951年,坐落于湖北武漢南湖之濱,學校現有4個一級學科博士點,3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5個學術型一級學科碩士點,23個專業型碩士點,本科招生專業68個,是一所涵蓋10大學科門類的綜合性普通高等院校,是湖北省“國內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學校已獲批民族學、中國語言文學、化學學科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民族學、化學和藥學3個學科入選“國內一流學科建設學科”;化學、工程學、材料科學3個學科進入ESI學科排名全球前1%。(中南民族大學網站:www.fywjprm.xyz)
二、招收條件
(一)基本條件
1.堅持正確政治方向,遵守國家法律法規,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樹立正確民族觀。
2.品學兼優,治學嚴謹,恪守高校教師師德行為規范和學術道德規范,身心健康。
3.具有博士學位,且獲得博士學位一般不超過3年;年齡原則上不超過35周歲。
4.專業理論基礎、科研實踐經歷與流動站開展的研究方向相近或一致,符合博士后招收具體崗位的學術水平要求。
5.符合上級主管部門規定的其他進站條件。
(二)崗位類別和相應條件
1.博士后創新A崗:博士畢業于海外知名高校或“雙一流”建設高校(學科),已取得高質量科研創新成果,近三年以第一作者(通訊作者)在Nature、Science、Cell主刊及其有重要學術影響的子刊發表高水平論文1篇(學校A2類及以上論文);或在人文社科各學科權威期刊或相當級別刊物上發表高水平論文1篇(學校B1類及以上論文);或主持國家級或相當級別科研項目1項(學校C類及以上論文)。
2.博士后創新B崗:博士畢業于國內外高水平大學,具有較強的學術能力和科研創新潛力。
三、招收計劃
30人,具體崗位信息如下。
合作導師姓名 |
需求人數 |
所需專業 |
課題研究方向 |
其他招收條件 |
單位聯系人及聯系方式 |
潘紅祥 |
1 |
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與政策 |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法律機制保障;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法律機制保障 |
具備開展課題研究的專業知識。 |
聯系人:柳老師 電話:027-67842773 郵箱:fxy@scuec.edu.cn |
段 超 |
2 |
民族學/歷史學 |
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 |
北大核心以上刊物論文2篇。 |
聯系人:龔老師 電話:027-67842117 郵箱:zyy@scuec.edu.cn |
哈正利 |
1 |
民族學/中國近現代史 |
中國近現代中華民族共同體思想的脈絡研究 |
發表C刊論文1篇以上。 |
聯系人:席老師 電話:027-67843791 郵箱:415124011@qq.com |
康翠萍 |
1 |
教育學 |
超主體實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實現路徑研究 |
|
聯系人:尹老師 電話:027-67843215 郵箱:929715440@qq.com |
李 波 |
1 |
民族學/經濟學 |
民族地區共同現代化、鄉村振興 |
發表北大核心及以上論文2篇以上。 |
聯系人:熊老師 電話:027-67844652 郵箱:78517299@qq.com |
王世忠 |
1 |
民族學/教育學/人類學/社會學 |
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研究 |
有相關學科研究經歷和成果。 |
聯系人:尹老師 電話:027-67843215 郵箱:929715440@qq.com |
陳祥軍 |
1 |
民族學/人類學/考古學/歷史學 |
絲路古道“三交”文物文獻研究、邊疆民族歷史與考古研究 |
發表北大核心及以上論文2篇以上。 |
聯系人:席老師 電話:027-67843791 郵箱:415124011@qq.com |
馬 寧 |
1 |
人類學/民族學/非物質文化遺產 |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研究 |
博士專業為人類學、民族學、非物質文化遺產。 |
聯系人:席老師 電話:027-67843791 郵箱:415124011@qq.com |
李金林 |
2 |
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及相關專業 |
多相催化 |
在本學科及相關專業領域取得較突出的研究成果,發表高水平研究論文;或達到學校招聘講師及以上要求。 |
聯系人:包老師 電話:027-67842752 郵箱:hcxy@mail.scuec.edu.cn |
張道洪 |
2 |
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及相關專業 |
有機合成化學、高分子化學與物理、聚合物基復合材料 |
在本學科及相關專業領域取得較突出的研究成果,發表高水平研究論文;具有獨立從事科學研究的能力;有超支化聚合物、高分子降解與循環利用等研究背景的優先。年齡低于32周歲。 |
聯系人:包老師 電話:027-67842752 郵箱:hcxy@mail.scuec.edu.cn |
趙金華 |
1 |
藥學 |
心血管藥物藥理 |
在本學科及相關專業領域取得較突出的研究成果,發表高水平研究論文。 |
聯系人:陳老師 電話:027-67841196 郵箱: yxy@scuec.edu.cn |
胡軍成 |
1 |
化學 |
催化化學 |
近三年內公開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不少于2篇。 |
聯系人:包老師 電話:027-67842752 郵箱: hcxy@mail.scuec.edu.cn |
王立 |
1 |
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及相關專業 |
多相催化 |
在本學科及相關專業領域取得較突出的研究成果,發表高水平研究論文;或達到學校招聘講師及以上要求。 |
聯系人:包老師 電話:027-67842752 郵箱: hcxy@mail.scuec.edu.cn |
呂康樂 |
1 |
化學 |
環境催化 |
SCI一區論文2篇,熟悉同步輻射技術,具有一定的DFT理論計算背景。 |
聯系人:張老師 電話:027-67843918 郵箱:zhangjun@mail.scuec.edu.cn |
李春涯 |
1 |
化學/材料 |
光電傳感及熒光成像 |
在本學科及相關專業領域取得較突出的研究成果,發表高水平研究論文,兼具有機合成及生物分析背景者優先。 |
聯系人:包老師 電話:027-67842752 郵箱:hcxy@mail.scuec.edu.cn |
王獻 |
1 |
質譜學 |
質譜學方法及代謝組學研究 |
近三年發表自然指數期刊論文1篇或SCI一區文章三篇;或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部級及以上項目1項。 |
聯系人:包老師 電話:027-67842752 郵箱:hcxy@mail.scuec.edu.cn |
謝光勇 |
1 |
高分子化學/有機化學/材料化學等 |
1、烯烴可控聚合 2、甲基芳烴氨氧化催化劑 |
在本學科及相關專業領域取得較突出的研究成果,發表高水平研究論文。 |
聯系人:包老師 電話:027-67842752 郵箱:hcxy@mail.scuec.edu.cn |
付海燕 |
2 |
藥物分析/分析化學/食品科學/納米材料/醫藥化工/人工智能等相關專業及交叉學科專業 |
食藥安全品質和真實性溯源新方法新技術研究 |
已發表1篇自然指數期刊論文或SCI二區及以上論文2篇。 |
聯系人:陳老師 電話:027-67841196 郵箱: yxy@scuec.edu.cn |
王兆鵬 |
1 |
古代文學 |
唐宋方向 |
|
聯系人:陳老師 電話:027-67842864 郵箱:2012064@mail.scuec.edu.cn |
劉為欽 |
1 |
中國現當代文學 |
中國新文學思想史論 |
|
聯系人:陳老師 電話:027-67842864 郵箱:2012064@mail.scuec.edu.cn |
李長中 |
1 |
當代文學/中國少數民族文學 |
招收具有民族文學研究基礎,發表過核心期刊論文,能夠獨立開展民族文學理論或批評研究的博士生 |
發表核心期刊論文,申報省部級以上項目等。 |
聯系人:陳老師 電話:027-67842864 郵箱:2012064@mail.scuec.edu.cn |
陶喜紅 |
1 |
文化傳播學 |
傳媒經營改革 |
發表核心期刊論文,或主持省部級以上項目等。 |
聯系人:陳老師 電話:027-67842864 郵箱:2012064@mail.scuec.edu.cn |
龔舉善 |
1 |
文藝學 |
文藝理論與批評 |
|
聯系人:陳老師 電話:027-67842864 郵箱:2012064@mail.scuec.edu.cn |
謝榮娥 |
1 |
漢語言文字學 |
楚語楚文字研究 |
在碩士或博士階段為古文字研究或出土文獻整理與研究方向,具有古文字研究基礎與較強的古文獻功底,能從事楚語楚文字相關研究工作。 |
聯系人:陳老師 電話:027-67842864 郵箱:2012064@mail.scuec.edu.cn |
李素秋 |
1 |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
新疆少數民族語言 |
|
聯系人:陳老師 電話:027-67842864 郵箱:2012064@mail.scuec.edu.cn |
楊彬 |
1 |
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國少數民族文學 |
當代少數民族紅色文學 |
|
聯系人:陳老師 電話:027-67842864 郵箱:2012064@mail.scuec.edu.cn |
四、支持政策
1.薪酬待遇:在站期間工作薪酬實行年薪制,博士后創新A崗年薪25萬元,B崗年薪20萬元。
2.生活保障:享受學校在編在崗教職工在校內住房、醫療服務、戶口遷移、檔案管理、子女入學等方面同等福利待遇,按政策繳納住房公積金和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
3.發展支持:進站后可申請學校博士后科研創新基金;博士后一級學科所在學院或合作導師結合學科建設、團隊建設和獲批項目情況額外給予支持保障和學術津貼;支持符合條件的博士后參加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支持和指導博士后申報國家和湖北省各類項目。
4.獎勵機制:出站考核達到良好及以上等次,學校發放一次性績效獎勵,其中“優秀”等次獎勵10萬元“良好”等次獎勵5萬元。
5.職業通道:出站考核達到“合格”及以上等次者,符合年度教師崗位公開招聘條件,可申請學校教師崗位;出站考核達到“優秀”等次者,應聘學校教師崗位在同等條件下優先。
五、申請程序及有關說明
1.博士后招收工作每年啟動兩次,上半年接收申請材料時間截至2024年5月10日前,下半年接收申請材料時間截至2024年8月30日前,預期申請者將不予受理。
2.申請人填寫《中南民族大學專職博士后申請表》,連同身份證件、學歷學位證明、學術及科研成果支撐材料、專家推薦信等附件材料(詳見申請表中說明),掃描成一個PDF文件(文件大小不超過50M),以“博士后申請人+本人姓名+意向合作導師姓名”命名,發送至招收單位聯系人郵箱中,申請材料不全者將不予受理。
3.招收單位對照博士后招收崗位條件進行資格審核和政治審查,通過者參加流動站統一組織的進站考核;學校研究確定招收意見和崗位,報省博管辦審批,批準后辦理進站手續。
4.申報時未提交博士學位證書的入選者,來校辦理進站手續時需查驗其學位證書。如未獲得博士學位證書,將取消入選資格。
5. 進站后須全職在中南民族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六、聯系方式
人事處(校博管辦):張老師 楊老師
聯系電話:027-67840826、6784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