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正青春 筑夢新時代 | 中南民族大學音樂舞蹈學院舉辦“青春讀書會”
作者:陳仕佳 編輯:蔣一帆 發布時間:2025年09月29日 18:58 瀏覽次數:為進一步培養愛國主義情懷,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值此“書香長江”閱讀周活動之際,中南民族大學音樂舞蹈學院于2025年9月20日下午舉行紅色正青春·筑夢新時代——青春讀書會活動。

本次讀書會以“紅色文化”為主題,通過經典閱讀與互動交流相結合的方式,引導同學們在紅色精神中汲取力量,于思想碰撞中強化使命擔當。

為進一步增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全體同學共同演唱了《我和我的祖國》《歌唱祖國》等紅色歌曲。旋律響起之際,大家仿佛完成了一次與革命先輩的跨時空對話,在歌聲中深化了愛國情感,凝聚了奮進共識。
在閱讀分享環節,同學們分段誦讀了《習近平與大學生朋友們》《青春》《可愛的中國》《紅巖》等經典篇目,并圍繞內容展開深入交流,結合個人感悟,分享紅色著作中所承載的理想信念與精神內涵。

2024級舞蹈表演2班李文雅:
活動中最令我觸動的是,同學分享的一名鐵道兵老黨員的事記。82歲的張爺爺曾是一名鐵道兵,他回憶起上世紀60年代修建成昆鐵路的歲月:“沒有大型機械,我們就靠雙手挖隧道、扛鋼軌,冬天凍得手流膿,夏天熱得中暑,可沒人喊過苦——因為我們知道,這條鐵路能讓山區百姓走出大山,能為國家建設添磚加瓦。如今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不需要像先輩那樣拋頭顱、灑熱血,但同樣需要這種“把小事做好、把責任扛好”的擔當。
這次活動也讓我開始反思自己的青春該如何度過。以前我總覺得“新時代的夢想”離自己很遙遠,直到看到活動中其他同齡人——有同學利用課余時間參與紅色文化宣講,組建團隊開發“紅色景點線上導覽”小程序,他們用自己的專業和熱情,讓紅色文化以更年輕的方式傳播。這讓我明白,青春的價值不在于多么轟轟烈烈,而在于是否能將個人成長與時代需求結合起來:作為學生,認真學好專業知識是“筑夢”;作為青年,主動參與志愿服務、傳承紅色精神也是“筑夢”。
2024級舞蹈學2班梅哲涵:
“新時代青年如何傳承紅色精神?”討論環節的提問,引發了全場的深度思考。有參與者提到,當代青年不必都面對槍林彈雨,但同樣需要紅色精神中的擔當意識。正如“中國天眼”FAST團隊中平均年齡30歲的科研工作者,他們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在深山里扎根十余年,讓大國重器綻放光芒。我想,紅色精神不是塵封的歷史,而是指引我們前行的精神燈塔。
讀書會最后,全體參與者共同寫下青春誓言。我在便簽上寫下:“以紅色為底色,以奮斗為筆,書寫新時代青春答卷。”這次讀書會不僅是一次經典的重溫,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禮。它讓我懂得,青春的意義不僅在于個人的成長,更在于將個人理想融入國家發展的洪流。
今后,我將以此次讀書會為契機,把紅色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學習中錘煉本領,在實踐中增長才干,讓青春在為祖國、為人民的奉獻中煥發出絢麗光彩。
2024級舞蹈學2班陳星宇:
讀書分享環節,同學們帶來了一本本紅色經典。在閱讀《紅星照耀中國》時,我仿佛看到了那些為了民族解放事業,在泥濘中跋涉、在炮火中沖鋒的身影。原來那些我們在歷史課本上讀到的文字,背后是如此鮮活的生命和如此熾熱的信仰。還有同學分享《青春之歌》,書中林道靜的成長歷程,讓我明白青春不只是享受,更是在時代浪潮中找準方向,為了理想不斷拼搏的過程。
參加這次活動,讓我對“紅色”有了更真切的認識。它不是歷史書上的抽象概念,而是先輩們用生命詮釋的信仰,是流淌在我們血液里的精神力量。作為大學生,我們正處于最美好的青春年華,應該和紅色精神緊密相連。在今后的日子里,我想我會多去讀紅色經典,從書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積極參與各種紅色活動,把紅色精神傳遞給更多的人。
本次青春讀書會,不僅為音舞學子構筑了寶貴的閱讀交流平臺,更將紅色基因深深植入了同學們的精神血脈。展望未來,中南民族大學音樂舞蹈學院將持續創新形式,深化紅色文化育人實效,引導學生在藝術追求與信仰淬煉的融合中,補鈣鑄魂、成長成才,自覺將青春理想融入時代征程,以昂揚風貌擔當強國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