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上午,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邀請湖北廣播電視臺紀錄片部主任、高級記者張昌旭來校開展《如何用AI講好故事:AI賦能短視頻創作的創新與堅守》學術講座。活動由王江蓬副教授主持,學院部分教師、學生參加。
講座活動現場。 張夢涵攝
張昌旭主任結合自身30余年新聞工作經驗與近百部紀錄片專題創作實踐,從AI與短視頻的演進切入,梳理技術從“實驗室”到“平民化”的發展脈絡。他指出,AI技術突破的核心邏輯在于解決短視頻創作痛點,不僅要提升素材處理效率、增強敘事感染力,更要提高傳播參與度;針對AI短視頻創作的認知誤區,他澄清AI短視頻需要懂編程算法、數字人制作成本高、AI生成內容皆為假的三大誤區,緩解學生對技術的畏難心理;圍繞AI短視頻創新,他分享技術創新路徑并強調倫理底線,講解“四步法”實戰指南;談及AI時代的創作者定位,張昌旭主任明確指出AI不會代替創作者,并提出學生需重點培育人文敘事能力、AI提示詞工程能力與倫理判斷能力。
在講座的提問環節,老師和同學們就“AI時代下媒體人如何培養不可替代的專業能力”“AI技術在內容生產領域的應用范疇”等問題向張主任請教。張主任對這些問題逐一作出解答,指出媒體人需要在人文敘事深度和技術倫理判斷力方面構建優勢,既要善于運用AI處理素材,又要堅守倫理底線。同時,他還指出AI的應用已經覆蓋了從創意、內容到智能分發的全鏈條,并且仍在向更為細分的場景拓展,鼓勵師生積極主動地探索技術與專業的融合邊界。
王江蓬副教授代表學院對張昌旭主任的專業分享表示衷心感謝。本次講座緊扣技術前沿與創作實際,既傳遞AI賦能內容創作的專業方法,也明晰技術應用的倫理邊界,為學院師生開展短視頻創作提供切實指引,進一步激發探索技術與人文融合的創作熱情,為學院相關領域教學與實踐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