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工程
作者:軟件工程系 編輯:彭川 上傳:祝夢歡 審核:柯尊韜 發布時間:2024-10-09 瀏覽次數:
軟件工程專業設立于2004年,2022年獲評湖北省一流專業建設點。本專業師資力量雄厚,專業課教學主要依托軟件工程系專任教師完成。軟件工程系現有教授4人,副教授4人,講師6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9人,6人具有海外留學和進修經歷,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1名。大部分教師具有企業研發經歷和工程經驗,專任教師中有國家認證系統分析師、湖北省經信廳批準的企業“科技副總”、湖北省“院士專家企業行”專家組成員。1名教師獲評武漢市“黃鶴英才”。本系教師團結拼搏、成果豐碩,獲評2021年“校級優秀基層教學組織”。多名教師是湖北省本科高校省級教學團隊“軟件工程國際化人才培養專業核心課程教學團隊”的核心成員。
軟件工程專業依托一批高質量的省部級科研及教學平臺開展專業建設及學生培養,包括國家民委信息物理融合智能計算重點實驗室、湖北省制造業智能管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湖北省重點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計算機實驗教學中心”,湖北省服務外包人才培養基地等教學科研平臺。2014年獲批成立的全國首批大學生“小平科技創新團隊”-“NewThread”大學生科技創新基地,已經成為軟件工程專業學生的重要創新創業活動實踐平臺。此外,本專業擁有“AI機器人技術+智慧農業”實踐基地、農業大數據工程實踐及實習基地,以及和華為公司、金山公司、杭州數夢工場等企業合作成立的一批校外實習實訓基地。
近年來,軟件工程專業教師主持和參與了一批包括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民委科研基金項目等國家級及省部級項目, 在CCF推薦的國內外權威學術期刊、國際會議、科學出版社發表和出版了一批有影響的科研論文和專著。本專業教師積極以民族地區社會需求為導向,將科研成果應用于民族地區,助力鄉村振興,取得顯著社會及經濟效益,曾被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國家級媒體報道。多名教師老師獲得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省科技成果推廣獎二等獎、省教學成果一等獎、國家民委教學成果一等獎等數項省部級獎勵.
軟件工程系教師全員積極開展新工科教改實踐,主持了一大批教研項目及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注重教學研究和思政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CCF推薦教育類期刊《計算機教育》等期刊發表了一批高質量的教研論文。多名教師獲省部級教學成果一等獎、校級教學成果獎等獎勵。《數據挖掘導論》課程獲評湖北省一流課程。積極開展一流專業建設,努力推進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工作,并取得了階段性的突破。
軟件工程專業積極開展國際合作培養創新人才,與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香港城市大學等世界一流大學深入合作。本專業教師參與的教學成果“民族院校軟件工程拔尖創新人才國際化培養模式實踐與探素”獲湖北省教學成果一等獎及國家民委教學成果一等獎。
軟件工程專業大力開展創新創業教育,以國家級學生創新團隊“小平科技團隊”和ACM集訓隊為依托,組織學生參加全球ACM、微軟“創新杯”學生大賽、國際仿人機器人奧林匹克大賽、泰迪杯數據挖掘挑戰賽、中國大學生服務外包創新創業大賽、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等學科競賽,成績優異。近年來,學生在各類科技競賽中獲省部級以上獎項120余項,其中獲得包括全國一等獎在內的國家級獎項60余項,近20名學生獲評各級優秀志愿者,本科生第二黨支部獲評校級先進基層黨組織。培養的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強,專業基礎扎實,創新創業能力、就業質量高,受到用人單位好評。(2024年9月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