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競賽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4月23日晚,經濟學院在北區“一站式”學生社區大會議室舉辦“風采杯”系列活動之學科競賽宣講會。胡亞蘭老師、熊岳煒老師,李少卓、谷源、程欣睿3位同學應邀為學生介紹常見的學科競賽及備賽方法。
(攝影:張思琪 編輯:張思琪)
分享環節,胡亞蘭老師憑借豐富的學科競賽指導經驗指出學科競賽是理論知識與實踐應用的橋梁,能夠全方位鍛煉學生的綜合素養。她鼓勵同學們要敢于突破自我,積極投身競賽,在挑戰中不斷成長。
(攝影:張思琪 編輯:張思琪)
熊岳煒老師重點介紹了學科競賽的選題。他指出,學科競賽的選題猶如航行中的燈塔,指引著整個競賽項目的方向,同學們應緊跟經濟發展的潮流,把握社會需求的動態,挑選具有創新性和研究深度的課題。同時,在團隊建設方面,他強調“孤舉者難起,眾行者易趨”,團隊成員間要實現優勢互補,形成強大合力。
(攝影:張思琪 編輯:張思琪)
李少卓聚焦數據來源領域進行競賽經驗分享。他提到,數據是競賽項目的基石。公開數據可從權威的國家數據平臺、統計局等平臺獲取,而調研數據則需精心雕琢問卷設計,進行數據采集與處理,精準的數據是競賽作品的堅實支撐。
(攝影:張思琪 編輯:張思琪)
谷源圍繞“正大杯”全國大學生市場調查與分析大賽展開分享。她認為,競賽前期的主題選擇要“新”意十足、“深”入挖掘,要結合當下熱點與專業知識。在實證分析時,不能舍本逐末追求模型的華麗,而要注重實際應用,讓分析結果真正“落地”,從而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
(攝影:張思琪 編輯:張思琪)
程欣睿則從競賽的宏觀視角出發。她表示,參與學科競賽是一場“學以致用,以賽促學”的修行。她以2025年競賽時間線為例,詳細拆解了報名、論文撰寫、各級選拔等關鍵節點的任務,提醒同學們把握時機,提前謀劃。
(攝影:張思琪 編輯:張思琪)
此次“風采杯”系列活動之學科競賽宣講會的舉辦,為經濟學院學子搭建了一個汲取經驗、交流思想的優質平臺,讓學生對學科競賽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認識,極大激發了學生參與競賽的熱情,為他們在未來學科競賽中勇創佳績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