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訊(記者:王娟 姜權卿)薛晨嘉,經濟學院2017級經濟統計學專業學生,擔任經濟統計學1701班學習委員、國家級社科項目調研助理、校藝苑書畫協會副會長、理事長、經濟學院國家外專引智項目助教,曾獲國家獎學金、專業一等獎學金,曾獲校級三好學生、優秀共青團員、優秀助教、優秀社團干部、優秀實踐個人等榮譽稱號,曾獲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比賽Finalist獎、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比賽湖北省三等獎、正大杯市場調研大賽湖北省三等獎、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校級二等獎、書法篆刻大賽一等獎等獎項。2020年期間赴武漢大學交換,現赴香港理工大學留學深造。

(攝影記者:陳若倫 編輯:熊子涵)
遙望萬里陽光,不懼飛短流長
初入大學校園,薛晨嘉坦言自己對大學生活的一切都充滿了期待,她詳細制定了自己大學每個階段的計劃,滿懷信心地迎接大學期間將要面對的所有機遇和挑戰。當面臨專業選擇時,薛晨嘉注意到經濟統計學這一結合了經濟學和數學的新興專業,她認為經濟統計學可以發揮自己在數學方面的優勢,同時也能夠參與和建設經濟學科的大廈。在專業學習上,她從未慵懶懈怠,嚴格要求自己做到課前預習、課上思考、課后復習。面對全新的專業知識帶來的挑戰,薛晨嘉選擇從課本入手,對照課本上的數學模型進行分析實踐,積極與專業課老師探討疑惑,同時也會查閱經濟學相關的文獻,養成每日閱讀的習慣,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對于專業知識,她喜歡追根溯源,致力于尋求每一個定理結論背后嚴密的推理過程,讓自己的學習更加透徹。正是因為這些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她對經濟統計學學科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經濟統計學實質上是一個實踐性學科,一定要多學、多練、多感受,才能在實踐中得出真理,在練習中得到提升。”
2020年暑期,薛晨嘉赴武漢大學交流學習。按照疫情防控要求,課程通過線上網課的形式開展,但即使是線上學習,她依舊按照自己的學習方法,積極與老師進行線上課程的交流互動,努力融入武漢大學的課程學習。在武漢大學學習期間,她主修了現代管理課程,這門課程要求學生具有創新型、開拓型思維,這讓她的學習遇到了瓶頸,但她并未氣餒和放棄,而是選擇結合老師講解的實際案例,將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結合,拓展自己多層次、多方面的知識。薛晨嘉不斷摸索,反復實踐,調整狀態,慢慢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心有明月昭昭 千里赴迢遙
“有發明者雖舊必新”,在參加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時,為了融合更多元的專業知識,薛晨嘉選擇和數學與統計學學院和計算機科學學院的同學組隊。備賽階段,她將每個板塊內容分為數據分析、數學建模和論文撰寫三個部分,充分發揮自己擅長使用數據分析軟件的優勢,將專業中的所學的經濟模型運用到其中。為了熟悉比賽流程,她和隊友們從書本中找到了合適的題材進行模擬比賽,多次預演比賽實況,反復揣摩、核對數據、明確細節,這次比賽不僅讓她體會到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也加深了自己在建模上的全新領悟。參加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時,身為實踐組長的薛晨嘉將視線放在“鄉村振興背景下恩施玉露的市場拓寬與品牌建設”上,基于需求和供給的關系探究恩施玉露茶品牌市場范圍不寬的問題。她合理分配團隊的工作,通過設計調查問卷、實地調查研究、收集整理數據、撰寫調研報告等形式開展調研。在考察當地茶葉加工工廠時,團隊成員由于商業原因沒有拿到內部數據,但懂得靈活處事的她,使用電商大數據代替內部銷售數據進行分析,巧妙化解了數據缺失不全的問題。“這些比賽提升了我的文字功底、數據處理能力和論文撰寫能力,同時也提高了我的人際交往能力,讓我學會了如何與隊友配合以及如何帶領一個團隊走向成功。”每一次實踐和比賽的磨礪,都讓她有了非同凡響的收獲。
薛晨嘉踏實勤奮的學習態度,讓她有足夠的底氣走出校園。大三時她開始關注各種招聘網站、公眾號的求職信息,在公司的選擇上,她采取先“廣撒網”,后“細斟酌”的方式,挑選出專業對口、興趣相符的實習工作進行簡歷投遞。薛晨嘉講到,令她記憶最深刻的一段實習經歷是在北京清博大數據科技有限公司實習時,由于公司需要一個建模人員,公司領導在看到她的簡歷后便向她拋出了橄欖枝。初入職場的她同樣面臨著迷茫和彷徨,在一次任務中,領導需要將一萬多個數據編成程序、制成榜單,并找出其中的缺失數據和錯誤數據。面對龐大的數據庫和密集的排列數據,薛晨嘉連續加班編寫程序,但卻出現了程序錯誤導致電腦直接死機的難題,她快速調整心態,主動請教身邊的同事,最后齊心協力解決了問題。正是因為薛晨嘉為人友善的性格和處事認真工作態度,公司領導給予了她極高的實習評價,并向她提出了留任的邀請。豐富的實習經歷讓她更加堅定了自己要從事有關數據分析職業的決心,她堅信,終日乾乾,才能不負青春韶華。
為了更好的滿足個人職業發展的需要,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薛晨嘉做出了出國留學的決定。在選擇留學院校時,她并不是盲目的沖著名氣而選擇,而是認真分析比較英國和香港學校的優劣,綜合考慮疫情因素、留學時長、培養方案、師資團隊、就業、實踐機會等多重因素,最終選擇了適合自身發展的香港理工大學。在準備留學的道路上,薛晨嘉一刻也未曾松懈,在準備申報材料時,由于材料需要全英文撰寫,她反復斟酌語言,保證自己的語言通順,在內容方面,她詳細地梳理自己在本科期間所獲得的成就,并且多次請教老師和學長學姐指導材料內容、修改語言表達,努力呈現出一份內容飽滿、邏輯清晰、亮點突出的申報材料。談及留學建議時,她分享道:“考下雅思是留學的必備條件,也是在國內就業的加分項,同時要保持自己的GPA處于高水平,因為自己的硬實力已無法改變,只有努力增強自己的軟實力才能使人眼前一亮。”考雅思并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薛晨嘉在備考雅思時,除了在外報班學習,還在課余時間大量刷題,她的每一步路都蘊含著她努力的痕跡。她建議有留學意愿的學弟學妹們,要在得到家庭支持的前提下,鍛煉自身的抗壓能力和靈活應變能力,幫助自己盡快適應國外的生活環境、教育模式以及生活方式。
立砥礪前行志,修寧靜致遠心
談及興趣愛好,薛晨嘉坦言,書法是伴隨她成長的愛好,也是幫助她發展的關鍵。興趣不會說謊,在慶祖國成立70周年書畫比賽、疫去不復書畫篆刻大賽等院校文體比賽的獲獎名單上都有薛晨嘉的名字。加入校藝苑書法協會,也正是工作和愛好的結合,在她的發展道路中,書法給她帶來的不僅僅是獎項和榮譽,也是一份沉心靜氣、溫和坦然,更是一種超凡脫俗的氣質和日積月累的文化涵養。
在協調競賽、學習與社團之間的關系時,薛晨嘉認為學習永遠是最重要的部分,只有將自己的GPA保持在一定的高度,同時選擇自己擅長的專業競賽,才對自己的發展有更大的幫助。她認為在大學四年期間沒有發表過一篇學術論文是自己大學生活中最大的遺憾,這也正激勵了她去繼續探索和深造,爭取在不久的將來達成這個目標。最后,她建議學弟學妹們在大學期間要明確自己的目標,盡早做出未來規劃,多參加競賽和實習,充實自己的閱歷,不要因為膽怯而退縮,要相信自己足夠優秀,努力把握住每一個展示自我的機會。
大學四年匆匆流逝,在南湖校園的日子如同白駒過隙,薛晨嘉在民大豐富了自己的青春,成就了更好的自己。她即將離開民大校園,遠赴香港理工大學留學深造,她很慶幸,自己的青春沒有荒廢,而是在投資自己的過程中逐漸成長,將青春最美好的瞬間都留在了南湖畔邊、雙子塔下,她將繼續滿懷赤誠,前往離夢想更近的地方。
(編輯:劉冠宏 王伊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