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下午,由黨委宣傳部主辦,大學生記者團承辦的“柳岸心音”線下沙龍系列講座第六講在我校15棟教學樓舉行。湖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講師陳雨坤應邀作題為《聲音景觀視域下校園廣播的優化路徑探析》的講座,大學生記者團廣播臺全體成員參加。該講座由廣播臺臺長劉桐赫主持。
攝影/剪輯:潔別克·努爾古麗 吉祥
陳雨坤在講座中從廣播臺作為“聲音的景的創造者”的角色定位出發,從傳播問題與美的問題兩方面入手,以廣播臺往期節目片段為案例,指出廣播臺播音成員在語音、發聲與表達方面的不足之處,并針對性地提出了優化策略與解決方案。

“柳岸心音”第六講開講。蘇呷么惹各 攝
隨后,陳雨坤借助口腔模型講解了發音舌位,他聚焦于“j、q、x”三個聲母的本音發聲技巧,詳細解析了其舌位控制的關鍵點,在理論講解之后,陳雨坤引導同學們現場進行繞口令練習,在實踐中讓學生親身體驗并辨別各種發音的區別。為進一步提升同學們的播音藝術感,陳雨坤以中國傳媒大學金北平老師的朗誦作品《散步》為例,倡導培養“聲掛前腭,聲音外送”的發聲路線意識,強調以口腔共鳴為主導,輔以胸腔共鳴,適度運用鼻腔共鳴,以此塑造飽滿且富有感染力的聲音形象。針對廣播播音中的語言節奏把控,陳雨坤特別就連停的運用原則做了詳盡闡述。

廣播臺學生認真聽講。孫艷麗 攝
講座尾聲,陳雨坤播放并對比了兩名央視主持人對于同一段新聞消息播報的視頻,點明了重音在新聞播報中的重要性,同時講解了如何更好處理與表達重音,并向同學們推薦了《語音發聲》《播音創作基礎》等書目,鼓勵同學們能多練習、多總結、多反思,不斷提高播音能力,創作出更好的廣播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