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字浪潮席卷教育領域的當下,我校法學院以“AI+ 法學”為突破點,推出《憲法學》《外國法制史》《勞動與社會保障法》三大智慧課程,構建“知識圖譜可視化、AI 助教智能化、場景教學實戰化”的創新教學體系,奏響法學教育數智化轉型的時代強音。
朱春華副教授團隊打造的《憲法學》智慧課程,以“知識圖譜體系化、思政育人精準化、AI助教智能化”為核心,解碼根本大法的治理密碼。課程通過知識圖譜將《憲法學》拆解為10大核心模塊,串聯憲法規范、實踐與價值邏輯。以AI輔助教學,支持憲法條文速查、熱點案例多維分析,培養學生“大憲法觀”思維,構建“知識-能力-價值”三位一體模型,精準評估知識掌握、案例實戰能力及憲法信仰塑造。

《憲法學》課程知識圖譜。法學院供圖
陳光斌教授領銜的《外國法制史》課程,以“圖譜串聯歷史、AI 激活思維”為特色,系統梳理四大歷史階段(古代奴隸制法至20世紀法律),關聯395個知識點與1970個教學資源,標注“歷史影響”與“現代啟示”。一鍵鏈接法典原文與歷史影像,實現跨時空學習,24小時解答史學問題,結合古今案例激發思辨,推送關聯學術資源。

《外國法制史》課程知識圖譜。法學院供圖
楊帆副教授團隊聯合超星推出《勞動與社會保障法》課程,以“圖譜架構知識、AI 驅動實踐”為路徑,拆解勞動法體系為12大模塊、408個知識點,標注“理論深度”與“實踐應用指數”,配套真實案例構建“案例-知識點-法條”關聯圖譜。24小時智能解答勞動合同效力、工傷賠償等問題,精準推送案例與學習預警,生成個性化補強方案。同時,課程整合766+資源構建沉浸場景,采用“過程評價+實戰考核”雙軌機制,量化學習成果。

《勞動與社會保障法》課程知識圖譜。法學院供圖
三大課程的落地,標志著數智技術與法學教育深度融合取得突破。法學院相關負責人表示:“智慧課程將成為連接校園與職場、歷史與未來的數字橋梁。我們將持續深化創新,為新時代培養懂技術、精法律、有情懷的法治人才提供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