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上午,由我校黨委宣傳部、黨委學生工作部、招生就業工作處主辦,大學生記者團承辦的第二十二屆畢業生論壇在光谷音樂廳舉行。來自不同學院的10組優秀畢業生,在現場與大家分享自己的大學時光。校黨委常委、副校長覃瑞、馬玉堂出席此次活動,相關單位和各學院主要負責人、學生代表等共聚論壇現場。
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保研至上海外國語大學的桂星作為此次論壇的主持人,與嘉賓們傾情對談;美術學院保研至中央民族大學的曾浩,分享了自己在多學科交融背景下的藝術理念;入職武漢金山辦公軟件有限公司的計算機學院高俊杰,講述了自己的求職秘訣;考研至華中師范大學的馬克思主義學院邱婧璇,回憶追夢路上的努力與堅持;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學霸寢室”的4名男生,笑談一同備考的互助與鼓勵;資源與環境學院保研至同濟大學的李鈺,提及自己的實驗室歲月時真情流露;體育學院保研至湖南大學的劉子夏,暢談自己在學生工作與社會實踐中的點滴;就業至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的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碩士生魏英杰,將自己的考公經驗傾囊相授……一個個鮮活的奮斗故事娓娓道來,令在場學子深受觸動,掌聲陣陣響起,送給努力奮斗、不懈前行的民大人。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來自外語學院、成功獲錄香港大學研究生的張譽之在現場分享道。從大一起,她便錨定了留學深造的目標,并在之后的學習生活中通過優異的核心課程成績、雅思高分及多段實習經歷穩步提升自己的競爭力。提到申請過程的注意事項,她告訴大家要打破信息差,根據院校錄取的硬性條件針對性備考;談及英語進階,她更是建議同學們要每日堅持浸潤語感,以考促學、夯實基礎。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管理學院的保研“三劍客”張純茂、肖杰新、侯鵬輝從大二因競賽結緣并組建學習小組,到疫情期間線上共學斬獲期末前三,3人始終踐行“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理念。提及本科最難忘的經歷,他們不約而同指向計算機設計大賽——從校賽到國賽,與來自985、211高校的團隊同臺競技,隊長肖杰新帶領團隊迭代項目,張純茂熬夜攻關技術難點,侯鵬輝負責項目展示,最終在導師指導下突破重圍。3人互為榜樣:張純茂的行動力、侯鵬輝的表達能力、肖杰新的編程能力在碰撞中彼此成就。
“寧愿做錯,也不要什么都不做!”入職國家電網的電子信息工程學院研究生馬福鵬這樣鼓勵學弟學妹們。攻克畢設電路板難題時,他3次前功盡棄,屢屢受挫,卻也在導師“對每個數據負責”的嚴苛要求與“大膽嘗試,主動探索”的鼓勵中涅槃重生。而談及選擇扎根四川阿壩州電網,他不由動情道:“家鄉清潔能源發展需要技術扎根者,我有責任和義務盡我所能去推動新型電力系統落地生根。”


訪談現場。 黨委宣傳部供圖
論壇中,校廣播臺的同學們還為大家帶來了畢業季創意配音節目。在問答互動環節,10組嘉賓登臺與現場學生進行交流,就同學們的疑問給予細致解答,并分享個人經歷與見解,現場氣氛熱烈。
“敢想敢做,在交流中共同進步,在合作中共同成長,是我在了解學長學姐的經歷后最大的收獲!”第一次參加論壇的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2023級吳渝裬難掩激動地說。馬克思主義學院的2022級李欣怡則認為這次論壇在內容和形式上都有所創新,讓人眼前一亮。她說:“學長學姐的傾心分享與建議,讓我們今后的學習生活有了更明確的規劃。”

論壇合影。 黨委宣傳部供圖
據悉,我校畢業生論壇始于2003年,是一檔立足全校學生,深入學院師生之間,搜尋有故事的民大畢業生的人物訪談節目。作為我校“三全育人”系列品牌活動之一,畢業生論壇已經持續了22年,通過各個學院推優、結合嘉賓個人意愿,選出具有代表性的優秀畢業生為一屆屆民大學子現場指引大學生活的前行方向。